解决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决避免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要扎扎实实为师生员工办实事、解难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实事、办好事,使学习实践活动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5.积极稳妥地推进制度创新。(6月底前)
要把解决突出问题和创新完善机制制度结合起来,以机制制度的创新促进问题解决,把解决问题中形成的好办法好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按照废、改、立分类,对现有政策、制度、办法进行系统清理,对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制度,该废止的立即废止,该修订的及时修订完善。另一方面要确定制度建设的重点。针对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建立健全保障和推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特别要从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创新校内管理体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长效机制,形成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制度导向。
建立制度应坚持“要精、要管用”的原则,避免追求数量。对涉及全局性的领导体制机制问题,鼓励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6.做好学习实践活动总结。(7月上旬)
各校对照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学习实践活动总结报告要做到情况清楚、评价准确、分析透彻、特色鲜明,全面反映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特点,取得的主要成效、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措施等。总结报告形成后,要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师生通报有关情况,为组织开展满意度测评做好准备。各校的总结报告经省委指导检查组审阅后,于7月15日前报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指导检查组也要对开展指导检查工作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总结报告于7月15日前报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7.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7月上旬)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要组织师生员工对本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通过测评,进一步征求意见、改进工作,让师生员工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合理确定参加测评人员的规模、范围和测评方式。原则上,满意度测评人员的规模、范围与校级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人员相一致。测评前,要将总结报告和测评表提前发放给参评人员,保证参评人员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总结报告,测评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有效的方式进行。测评表的收取、整理和统计工作由省委指导检查组和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负责。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