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许政[2009]2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许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200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许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以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生产要素供应趋紧、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社会需求减弱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全市经济运行困难急剧增加。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帮助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咬定发展不放松,积极应对不懈怠,解放思想不停步,抓住根本不含糊,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又好又快的良好态势,较好地执行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1415”目标顺利实现。全市生产总值1062亿元,增长12.6%。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关口,向着更高层次迈进。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亿元,增长23.2%,其中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3亿元,增长2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4.7亿元,增长3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28.3亿元,增长34.6%。
(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11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0亿元,东城区热电厂、河南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线等43个项目竣工投产。大型项目建设形成良好局面,总投资46亿元的禹州电厂二期、总投资43亿元的石武客运专线许昌段开工建设,总投资55亿元的许昌首山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完成投资10亿元。重大前期项目实质推进,帝豪品牌卷烟专线项目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投资委员会通过,襄城坑口电厂申请审批的报告及相关文件已上报省发改委,禹州电厂三期工程预可研报告已经完成,中原煤化工基地禹州煤层气开采及煤化工项目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三)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全部工业增加值660.2亿元,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7.2亿元,增长19.6%。集群经济快速发展,许昌-长葛集群经济产业带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0家;重点工业集聚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增长31%;20个产业集群总体规划实施;8个产业集聚区被纳入省重点产业集聚区。重大产业专项进展顺利,中原电气谷纳入省重点工业集聚区,装备制造、能源工业、食品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一批重点工业结构调整项目、产业化项目、技术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争取到各类工业专项资金1.2亿元。
(四)服务业平稳发展。服务业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6亿元,增长23.8%。20户服务业重点企业平稳发展,万里物流公司成为2008年国家百强物流企业;四大物流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全年业务收入超过30亿元。服务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服务业重点企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了《许昌市2009-2015年服务业发展规划》。商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胖东来国际商场主体工程完工,上海商贸城建材市场正式营业。金融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远东证券入驻许昌,交通银行在许昌设立分支机构工作较快推进。
(五)城乡发展统筹推进。全市城镇化率37.5%,提高1.7个百分点。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实施项目169个,完成投资59.8亿元。市会展中心、文博馆等项目开工建设,功能进一步完善。市群众艺术馆、曹丞相府及魏武帝广场等项目基本竣工。城市创建取得重大成果,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粮食产量270.7万吨,连续5年实现增产;新发展花木14万亩,总面积达75万亩。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改造县乡公路321.4公里,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09万口,新解决16.9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