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着力推进信息兴业工程,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
14.跨越式发展信息产业。着力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和现代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产业。实施平板显示、现代信息服务、数字家庭、集成电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专项,大力发展液晶显示、移动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高增长产业,突破发展集成电路等战略产业,加速培育数字家庭、移动互联网、半导体照明等高潜力产业。推动新应用带动新增长,着力发展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的数字家庭产业,聚集国家及国际标准、专利,突破关键技术,建成数字家庭技术创新、内容服务、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集聚区。大力发展网络增值服务和信息服务外包业务,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建设一批功能互补的信息产业聚集区,完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引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国际性产品和知名品牌,形成特色鲜明、配套完备的信息产业集群。
15.加强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渗透融合。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程,以汽车、石化、电子、船舶、钢铁等优势产业为重点,推进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加快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开展融合试点示范工程,扶持发展信息技术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的品牌和产品。发展供应链管理、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等网络制造与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向高端制造和服务转型。推广电子信息节能技术,强化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预警和自动控制,促进节能减排。以嵌入式系统为重点,大力发展数控装备、汽车电子、船舶电子等新兴产业。发展虚拟化、数字化设计平台,推动服装皮革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
16.加快信息化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改造提升优势服务业。继续推进广州“电子口岸”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推广RFID(电子标签)、卫星定位等技术,建设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物流信息交换中枢。推进金融保险业信息化,建立金融保险预测、预警和监管信息系统,发展网上金融。加快推进专业市场信息化和标准化,健全专业市场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推动百货、连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和商业智能系统。加快旅游、会展、酒店、餐饮等服务信息化,构建高效便捷的网上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介和物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网上购房、租赁、拍卖和评估等新型服务。加快社会信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实名制信用信息系统,建立征信共享和企业信用评价、预警及惩戒机制。
17.大力发展面向国际的电子商务。完善电子商务环境,构建现代化商贸模式,打造“网络商都”。发展重点行业电子交易中心和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健全网上交易市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形成“广州价格”的电子商务公共平台,打造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品牌。深化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加快发展供应链电子商务。依托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大型会展,建设面向全球的大型国际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进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区域性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应用。健全电子商务政策法规体系,加快信用、认证、支付、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保障网上交易安全。
五、着力推进网络新都工程,构建国际枢纽型信息港
18.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泛在网络体系。以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构建覆盖全市、高速互联、安全可靠和业务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国际信息通信枢纽功能。建设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宽带光纤接入网、有线数字电视网和数字集群通信网,实施光纤到户和无线城市工程,率先发展“物联网”,实现宽带网络随时随地随需接入,构建便捷高效的泛在网络体系。先行先试,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通,资源共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协调推进珠三角无线宽带网络同城化、光纤网络一体化,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