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各部门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加大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公开力度。要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穿于各项投资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全过程,确保国家和自治区投资项目在我市尽快启动、顺利实施,确保各项投资安全、透明、高效的管理和使用。把进一步清理审核行政职权做为重点,要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对每一项行政权力运行都要明确并公开其行使依据、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方式等内容,统一工作标准、固化行政程序,规范行政权力的自由裁量权。
加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借助筹建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大楼之际,彻底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把清理和规范后的行政权力进行分类,能够纳入中心的要全部纳入。对中心的行政权力进行充分授权,绘制每一项行政权力运行的流程图,使各个环节都固化上网,实行网上操作,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力争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电子政务、信息发布、投诉受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加大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力度
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把企事业办事公开单位范围由水、电、气、公交、通信、邮政、金融等部门扩展到教育、医疗、住房、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保、医保、食品、药品、农资、环保、旅游以及其他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用企事业单位。各地区、各部门把各级各类学校和医疗机构的教育收费、招生考试和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等作为办事公开的重点。相关单位要及时公布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岗位需求、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城乡社会救助等制度规定,加强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等管理使用情况的信息公开,配合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等,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公开曝光力度。各公用企事业单位要完善和落实价格听证、咨询等制度,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项目的内容、依据、标准等,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四、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基础建设
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厅(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政务公开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市政服务大厅的建设工作,各地各部门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发挥好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人员配备和队伍建设,加大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加强调研和宣传培训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着眼于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市政府在年内要适时组织业务培训和学习考察活动。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制度建设力度,要把政务公开的要求融入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强化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公开和监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公开与监督,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不断推进政务公开法制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