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粮食物流水平取得了实质性提高。我们根据《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和市政府要求,配合市发改委完成了《宁波市现代粮食物流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确定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思路和规划框架,按照 “抓基础、谋全局、图长远”的指导思想,想方设法,攻艰克难,坚持抓规划与抓实施相结合、抓适应与抓超前相结合、抓重点与抓全局相结合,着力推进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庄市粮食物流“四散”项目工程于2006年5月竣工投入运行,缓解了北粮南运流量与日俱增的新压力。总占地面积91606平方米,建筑面积51116平方米的市庄桥粮油批发市场项目今年4月开工建设,市场建成后,成品粮年交易量可达50万吨,可满足市六区90%和全市50%的居民口粮供应。镇海后海塘市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启动,该项目的实施,将对于我市彻底扭转粮食基础设施整体落后的颓势,降低居高不下的流通成本,夯实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必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县(市)区中心粮库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新建库容2.5万吨的余姚中心粮库、5万吨的慈溪中心粮库和扩建库容4000吨的象山中心粮库业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鄞州、奉化中心粮库全面开工,宁海中心粮库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工兴建。
5、粮食流通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法制化进程加快依法管粮的能力提升。切实加强粮食法制基础建设,认真实施《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台了《宁波市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宁波市粮食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6个。遵照《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会同工商部门抓好社会粮源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对陈化粮购买加工从严把关,坚决遏制陈化、劣质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6、粮食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局党委突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带头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谋全局、把方向、抓大事的能力。加强廉政教育,完善廉政制度,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牢固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激发广大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约意识。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老粮人精神,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讲奉献。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的考验,提升了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树立了现代粮食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全市各级粮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说明,我局领导班子是政治坚定、团结协作、作风踏实、为民办事的班子,在推进全市粮食工作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感到在思想、工作、作风和自身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定势、薄弱环节和机制体制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民主评议机关、调研和学习实践活动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并联系局领导班子和个人思想、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和深入剖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存在以下差距和不足。
1、在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推进粮食工作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上还存在差距和不足。
一是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武装头脑上还不够深入。近年来,局党委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总体是抓得好的,但系统性还不够强,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的还不够深,结合实践不够紧;对战略的、长远发展的问题思考的还不够缜密,依据科学发展观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还不够全面。二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推动工作上还不够开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紧迫感不够强,有时过多强调客观困难,有畏难情绪,求稳求安,抢抓机遇还不够主动;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思路还不够宽,仍局限于粮食部门内部,偏重于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管理,对粮食行业转型升级研究不够深,办法不多,抓手少。三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抓落实上还不够有力。对推进我市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这些问题看到了、想到了,也做了,但在办法措施上还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