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增省级重点公益林的四至范围、面积(包括分户面积)、保护管理要求和补偿政策等内容,经张贴公示无异议的。
3、无权属不清、分利不明、存在纠纷等情况。
4、参加现场区划认定的人员均已签名。
八、质量检查
(一)检查形式
1、乡(镇、场)自检:现场界定工作小组应对自己完成的区划界定成果质量进行全面自查。同时,乡镇(管理区)公益林建设领导小组也要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区划界定工作的质量。
2、县公益林领导建设小组办公室组织指导检查组,在乡(镇、场)区划界定过程中,分别前、中、后期进行随机抽检。
(二)检查内容
1、生态公益林小班区划是否合理;
2、生态公益林小班界线调绘是否准确;
3、地类、林种、权属、建设等级、保护等级等确定是否正确;
4、小班面积量算是否准确;
5、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小班卡、生态公益林现场界定书等内容的填写是否完整无误。
(三)检查数量
外业实地检查的面积不少于该乡(镇、场)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5%,图表卡等内业材料检查的小班不少于生态公益林小班总个数的20%。生态公益林面积统计表进行全面检查。
(四)检查方法
1、其检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确定。
2、抽到单位要向检查组介绍现场区划界定工作情况、质量控制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3、检查组持工作小组区划界定成果资料,对区划界定现场逐一对照检查。
4、图表汇编检查,对抽到的检查对象逐一复核校对。
(五)质量标准
1、小班区划调绘:小班区划调绘面积误差≤15%、图上界线移位≤0.5毫米(1:10000比例尺图)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合格率=合格小班个数/检查小班总个数×100%
2、小班面积计算:小班面积误差≤2%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合格率=合格小班个数/检查小班总个数×100%
3、小班地类、二级林种、权属、建设等级、保护等级、经营措施等主要因子均判定无误的为合格,有1项判定错误的为不合格。小班卡主要因子记载正确,但其它因子记载有2项以上错误的也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