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宁政发[2009]72号 2009年6月12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受地震灾害、雨雪天气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区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其突发性和破坏性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自治区《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现予以印发。请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监管责任,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治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威胁对象
(一)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状况。
我区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南部山区和银北矿区。南部黄土丘陵区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为主,银北矿区以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近年来,通过对石嘴山市、平罗县、灵武市、青铜峡市、吴忠市利通区、红寺堡开发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盐池县、同心县、原州区、西吉县、泾源县、隆德县、海原县、彭阳县等16个县的1:10万地质灾害调查及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全区共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点942处,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达4万余人,潜在直接经济损失约4亿元。其中,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213处,是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和重险点分布情况如下:
1.滑坡。主要发生在宁南黄土丘陵区,多为土质滑坡。尤其以下伏第三系泥质岩层、上覆薄层黄土且地形切割严重的地段发育最高。主要防治的滑坡危险点有165处,威胁约2.08万人。主要分布在彭阳县、西吉县、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海原县、同心县等地区。
2.泥石流。我区泥石流灾害发育程度比较高,南部黄土丘陵区、中部丘陵台地区及北部贺兰山东麓均有泥石流分布。主要防治的泥石流危险点37处,威胁约3745人。主要分布在大武口区五幢楼沟和九幢房沟、石炭井一矿附属煤矿、潮湖村、平罗县汝箕沟、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红羊乡红羊村、史店乡苍湾村、同心县王团镇张家湾、蔡家滩温沟、折死沟、红沟阳洼、李套、韦州镇干沟、河西镇朝阳、下马关镇下垣、石腰、西吉县吉强镇团结村、泾源县泾河源镇和兴盛乡等处。
3.崩塌。崩塌灾害点主要分布于矿区的危岩体崩塌、我区中、南部广大黄土丘陵区的黄土崩塌及黄河沿岸河岸崩塌。主要防治的崩塌危险点有8处,威胁约1000人。主要分布在平罗县汝箕沟矿区、汝西公路41.7km、46km、49km处及大武口区平汝铁路枣窝站北和马莲滩站南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