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师资建设,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普及。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证。各学校都建立了校长领导下,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班主任密切配合,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教师的配备上,各参评学校都配备了专职的心理教师,并在班主任中选择了一些素质好的担任兼职心理教师。而且有一半的参评学校心理教师是从师范院校教育和心理专业毕业的,如吉林市第一中学配备了3名专职、专业毕业的教师,成立了心理教育教研室,是我市唯一具有心理教育教研室的学校。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各学校都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放在第一位。除了鼓励和支持心理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之外,吉林市一实验小学、吉林市二实验小学、吉林市第十二中学、舒兰市实验中学等学校多次邀请专家做全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强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校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是心理辅导者的良好氛围。
3.突出主渠道,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心理健康课是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的有效形式,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途径。2003年吉林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要求县以上的学校必须开设心理健康课,经过几年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各学校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不仅能正常开课,保证课时,而且有些学校还能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的心理问题,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一些学校,如吉林市第一中学、吉林市第十八中学、吉林市实验中学、舒兰市实验中学等学校总结自己多年来心理健康课教学经验,编制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特色。
4.以活动为载体,营造了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校的组织管理、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和团队活动、家庭教育、社区环境等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实施,全方位开展。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组织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利用校内广播、板报、橱窗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手抄报评比,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队会,举办心理歌曲大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还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的感恩教育、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体验教育、船营区第十一小学的绿色人格455、吉林市第一中学新生入学的团体心理训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坚强意志和健全人格。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可以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内容,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