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着重发展现代物流。把握三明将成为海西综合交通枢纽的机遇,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突出抓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着力抓好今年我市列入全省重点项目的7个物流项目,重点加快推进闽西北物流园区、城市物流园区和三明无水港物流中心、海峡两岸(三明)农产品物流中心、三明烟草两烟物流中心、梅列华油仓储物流中心、沙县棉花物流园、建宁闽赣省际物流中心、三元大坂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宁化、建宁、泰宁边界贸易特色市场、物流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一批既有地方特色、又有一定规模优势产业为依托的物流中心,在海西纵深推进中形成连片发展之势,提高我市流通业向中西部地区纵深推进的能力。
(三)着眼扩大消费需求。一是推进“家电下乡”活动。落实国家、省、市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及时协调中标流通企业做好销售网点产品供应衔接;全面开展销售网点备案,争取全市家电下乡销售网点乡镇覆盖率达100%。做好政策的衔接和解读,确保农民购买的下乡家电产品补贴及时到位,提升我市农村家电产品普及率。努力实现“政府得信誉,企业得市场,农民得实惠”的家电下乡政策目标。二是推动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落实居民购买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等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和规范二手车市场;按照国务院和国家、省上有关部门的部署,组织开展“汽车下乡”,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积极支持汽车流通协会与旅游部门联手举办汽车旅游文化节等促销活动,活跃汽车消费市场。三是引导开发适应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新产品,激活旅游、休闲、文化、健身、通信、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提高服务性消费的比例。
(四)着实提升农村市场。一是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果,充分利用“一网多用”功能,引导承办企业与邮政、电信、联通、烟草、医药等部门的合作,巩固和提高已建成“农家店”的质量,加快发展农村配送中心,提高农村市场消费品的配送率,增加“农家店”的服务功能。今年要保质保量完成“农家店”在建制村的覆盖率达60%以上。二是抓好农村市场升级改造。实施乡镇集贸市场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集贸市场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三是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降低流通费用。
三、加强市场监控,确保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