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办学条件方面。城区中小学布点规模不达标,农村幼儿园50%超容量。中小学配套设施不全:校门不全的有5所,围墙不全的有9所,食堂不符合要求的有30所,宿舍不符合标准的有26所,厕所不符合要求的有34所;专用教室全县缺335间。信息技术装备:中学有11所不达标,小学有33所不达标。还有一定比例的低标准的砖木结构的校舍,已近危房。另外,在第二实小政府划拨用地内,还有一栋民房尚未拆迁;特殊教育学校生均校园面积、校舍面积、运动场地、教学设施设备以及各类专用配套设施均不达标。
4、教育经费方面。附加费使用不合理,有80.4万元不是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校舍改造还未建立长效机制,“两免一补”县配套资金不足;2008年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拨付不足,还差约70万元未追补到位。
三、整改意见
1、在提高普及程度方面,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做好初中的控辍保学工作,降低初中辍学率;二要动员组织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专学习,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三要进一步组织动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以提高学前三年的入园率;四要抓紧建立15-50周岁扫盲“文化户口册”,认真做好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
2、要进一步寻求破解教师队伍“政策性超编”与“结构性缺编”的矛盾的办法。继续执行让年老体弱、不适应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提早退休的政策,继续有计划地招聘中小学紧缺学科的教师和幼儿教师;加大教师调配力度,在今年秋季,各小学中心校、寄宿制学校必须配好英语、现代教育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专任教师;尽快开办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使骨干教师培训率达15%以上,专任教师信息技术领证率达90%以上;继续实施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制度,建立校长任期制;继续培养和使用好名师和名校长;加强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组织、指导和督查,以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要全面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3、要努力筹措资金,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的步伐。在2009年年底前,一要按标准配足配齐中小学实验装备、仪器器材、体音美、劳技、卫生器材、信息技术装备;二要完成实验室的改建或新建;三要完善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围墙、大门、食堂、床架、课桌椅、厕所等配套设施;四要对低标准的砖木结构的校舍进行鉴定,属于危房的要坚决拆除,其余的进行维修加固;五要拆除第二实小规划中校园内的民房,以便学校进行校门和运动场的建设。同时要健全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保障机制(含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要全面规划“合格校”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中小学合格校的建设,确保2015年全面实现“合格校”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