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学组织,加快项日施工进度。
一是科学制定计划,明确阶段目标。要按照本方案进一步明确市政府管理项目和各县市区政府管理项目的总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并将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县级客运站、城市道路及市政设施项目进度计划逐一落实到具体项目。
二是加强建设力量,加快施工进度。督促施工单位尽快进场施工,确保各合同段全面开工建设。要加大机械和人力投入,完善工作方案,对具备条件的工序交叉作业、同步推进,切实加快施工进度。
三是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和难点。要集中力量对绵阳至九寨沟公路、北川至茂县公路、黄土粱隧道等3个重点项目进行攻坚,力争绵阳至九寨沟公路夸年10月1日前恢复原有设计标准和通行能力,黄土粱隧道6月底前开工建设,北川至茂县公路争取5月份全线开工建设。
(三)多方筹资,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对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内的项目,省对市(州)已明确了一次性补助资金控制数额并分年下达投资计划,市交通局是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平衡的主体,各县市区要统筹安排恢复重建工作,积极争取对口援建资金、灾后恢复重建财政转移资金、地方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资,合理平衡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客运站项目资金,确保项日投资计划和重建任务按时完成;对高速公路建设,市交通局要落实银行贷款,积极推BOT建设模式及信托融资、资产证券化、股权转让等市场化融资方式,推进高速公路恢复重建。
(四)统筹兼顾,努力确保灾区公路畅通。
根据今年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启动、施工期间通行矛盾突出的特点,制定2009年灾区公路抢修保通方案,落实施工路段和汛期公路保通措施,作好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路段交通管制。对易出现泥石流、垮塌、滑坡的灾害路段进行重点防控,做到随垮随抢。对受损桥梁、战备钢桥、隧道技术状况进行重点监测,采取限速、限载、临时加固、断道绕行等措施,确保灾区公路安全通行。
(五)强化监管,确保施工质量资金安全。
加强恢复重建工程监管。一是建立监管责任制,层层落实交通行业的监督指导责任和项目业主的监管主体责任,由市交通局组织督导服务组,明确片区联系领导,分片区开展督导服务工作;加强技术服务,对灾区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在全市交通系统抽调技术人员进行支持、组织设计单位提供技术咨询等方式,努力解决灾区技术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二是建立统计通报制,对恢复重建工程进度采用正常统计与日报、周报相结合的制度,按周、月上报工作进展情况,重大事项实行专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业主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并督促进行整改。三是建立目标考核制,对灾后交通恢复重建目标情况分半年、全年进行考核,对存在重大问题的,由市目标督查办进行督办;恢复重建完成后,全市将对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公路恢复重建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比、排序。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