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酵床养猪模式
运用土壤微生物发酵原理,通过建立发酵床,添加秸秆、稻草和锯屑等发酵基础物质和发酵微生物等,粪尿经过垫料中的微生物发酵分解,免冲洗栏舍,减少污染。将传统集约化养猪粪便污染处理问题提前在养殖环节进行消纳,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而且经过发酵床处理后,垫料变成了很好的有机肥料。该模式要求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避免了产品药物残留,实现了畜牧生产、资源利用、环境安全等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
为保证畜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农业部门要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行动领导机构,负责行动组织、协调、计划的落实以及监督检查等工作。要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畜禽清洁生产,并建议纳入当地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各市、县(区)对本辖区内的规模养殖场户养殖条件、存栏规模和污染治理有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按照行动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养殖场清洁生产的目标任务,进度要求,并逐级上报备案。
(二)加大畜禽清洁生产的舆论宣传力度
各级农业部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对畜禽清洁生产行动重要性的认识,争取将推进生态养殖纳入政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利用送科技下乡、畜牧科技人员进场入户、技术讲座等活动,加强对养殖场户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养殖场户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循环农业和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意识,增强养殖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的自觉性,提高清洁生产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畜禽清洁生产意义的宣传,使清洁生产观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力量,共同监督养殖场户自觉遵守环保要求,全力推进畜禽清洁生产。
(三)加强科技推广与服务
畜禽清洁环保养殖,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和循环农业技术是畜禽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技术涉及面广,目前普及率较低。要切实加强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部门的联合攻关力度,抓紧研究开发投资运转成本低、治理效果好的畜禽清洁生产技术,要加大技术示范、培训和推广力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各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及广大养殖场户技术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养殖场户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