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 主要指标
| 分值
|
1、预防接种
管理工作
( 10 分)
| 按时参加乡镇卫生院组织的例会等。
| 1分
|
掌握出生人口,进行登记,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辖区内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建证建卡率达98%以上。
| 4分
|
及时统计、报告常规、应急和强化免疫接种情况。
| 3分
|
协助疾病控制机构开展人群免疫水平和接种效果监测的采样、送样工作,完整填写并录入流调资料。
| 2分
|
2、重大传染病
预防控制工作
( 10 分)
| 结核病防控,对确诊病人规范化疗实行督导管理,督促病人复查。
| 4分
|
艾滋病防控,发放艾滋病宣传资料,每月巡回开展艾滋病宣传咨询工作;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调查与随访,提供治疗信息和关怀服务;在定点医院指导下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家庭治疗和开展心理、健康行为干预;开展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其家庭的社区关怀服务和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参与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辖区内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5%,干预、随访率达100%。
| 6分
|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0 分)
| 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干预工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知晓率≥80%。
| 5分
|
建立辖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档案≥95%。
| 5分
|
4、地方病的病(疫)情调查、监测、预防及治疗
(10分)
| 协助县、乡两级开展地方病病(疫)情调查、监测、资料统计工作,做到本村地方病病情清楚、病情数据及动态信息有资料记载并档案化管理。
| 3分
|
协助县、乡两级防保人员和地方病专业人员开展地方病病人治疗对象筛选、治疗、观察、疗效初判、相关信息记录、报告。
| 3分
|
血吸虫病防控,做好疫区血吸虫病感染季节发热病人的血吸虫病检查,做好血吸虫病病例报病工作,协助血防专业部门做好血防健康教育、查病、化疗、查螺、灭螺。
| 4分
|
5、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10分)
| 履行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职责,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传染病和中毒事件的隔离治疗工作。
| 4分
|
熟悉传染病的诊断和报告规范,对发现的疑似传染病逐级上报,及时报告率100%。
| 2分
|
对辖区内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初步调查,及时上报基本情况,及时报告率100%,协助上级处置。
| 4分
|
项 目
| 主要指标
| 分值
|
6、孕产期保健
(10分)
| 早孕建卡率80%以上,新婚人数、孕妇人数建册登记。
| 2分
|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8%以上,孕产妇实行挂牌管理,产前检查不少于5次,产后访视不少于3次。
| 4分
|
高危孕妇筛检率100%,及时转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8%以上。
| 2分
|
积极宣传孕产期保健基本知识,动员住院分娩;宣传母乳喂养。
| 2分
|
7、儿童保健
(10分)
| 定期对新生儿访视,协助组织开展儿童系统管理或生长发育监测。
| 5分
|
散居儿童系统管理率95%以上,集体居住儿童系统管理率100%,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稳定在低水平。
| 5分
|
8、妇幼卫生等信息的报告(5分)
| 资料收集及时、准确、完整,表卡证册齐全,装订成册。
| 2分
|
按时上报各类报表,数据真实、准确,符合逻辑、无漏报。
| 3分
|
9、常见伤、病的诊治(10分)
| 门诊登记、处方书写合格率、一次性医疗用品销毁和登记制度、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严格执行《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抗生素二联及以上联用、激素、静脉输液控制情况。
| 10分
|
10、政策宣传
(5分)
| 宣传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 2分
|
宣传新农合等政策,动员群众参加新农合,协助缴纳参合经费,按照规定做好新农合公示、就医群众的直补工作。
| 3分
|
11、健康教育
(5分)
| 通过咨询、讲座、提供宣传材料、播放影音资料以及板报、橱窗等,针对当地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开展健康指导。
| 2分
|
结合主题宣传日,针对少年儿童、妇女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相关疾病和卫生问题的宣传活动。
| 3分
|
12、业务培训
(3分)
| 按时完成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培训学时、考核成绩合格。
| 3分
|
13、完成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2分)
| 按时完成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布置的相关工作。
|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