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功创建卫生强市,区域卫生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卫生创建取得突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我局积极牵头做好创强工作的准备工作。今年11月,经过18个方面81项指标的考核,我市以优异成绩在全省率先通过了浙江省卫生强市的考核验收。桐庐县和五个主城区也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强区(县),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也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或市级初评。卫生强乡镇(街道)成绩突出,全市198个街道(乡镇)中,已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强街道(乡镇)146个。积极创建卫生城市,桐庐县国家卫生县城,宁围镇国家卫生镇通过全国爱卫会复查。余杭镇已向全国爱卫办申报创建国家卫生镇。
(二)中医药创强成果显著。下城区、滨江区成功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江干区成功创建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桐庐县成功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现全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满堂红工作目标。拱墅区米市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和杭州市社区(基层)“治未病”中心。深入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着力发挥中医药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的作用。
(三)爱国卫生工作继续深化。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的市级财政投入,2009年全市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1.09万人,累计普及率达99.72%,农村集中供水水质余氯合格率98.57%,新增卫生厕所1.63万座,累计普及率达99.35%;新增无害化厕所11.89万座,累计普及率达77.45%。合力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加强日常爱国卫生监督检查。扎实做好除“四害”先进城区(县城)巩固工作,组织开展了“清洁城乡、消灭四害、健康生活”大型宣传活动和“清洁家园、除害灭病、健康生活”百日大行动,顺利通过全国“灭蚊、灭蝇先进城区”复查。
(四)农村卫生工作扎实推进。以“有房办事、有钱办事、有章办事和有人办事”为重点,以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突破,扎实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2009年市财政新增对农村地区卫生补助经费达2500万元。认真做好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全年完成农民健康体检 309.7万人次,体检率为86%,农民动态健康档案建档率达70%以上,并通过农民体检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为广大农民构筑健康保护网。
五、坚持预防监管并重,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卫生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成立了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编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市公共卫生中心启用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全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全年共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26例,重症及危重病例199例,做好甲流疫苗应急接种工作,全市已累计接种甲流疫苗27.13万人。继续做好霍乱、麻疹、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年的霍乱疫情总体平稳,痢疾发病数下降58.13%、麻疹下降83.23%、手足口病下降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