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加快淄博市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2012年)的通知

  尽管我市新能源装备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是产业规模偏小,整体水平不高;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品牌数量偏少;三是标准体系不健全,市场发展不规范;四是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备,不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面临形势。新能源装备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丰富的可利用资源,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面临良好的产业发展机遇。一是产业潜力巨大。目前,我市城区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仅为30%,农村不到5%,生物质能、地热能产业化也存在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二是产业基础较好。我市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能够为多领域配套、具有一定特色的装备工业生产体系,特别是电机及泵类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配套能力强。同时,近年来我市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在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已形成一定基础和规模,具备了加快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基础。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与“农村地区推广”实施方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目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既有利于我市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有利于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围绕提升新能源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立足长远、统筹规划,高端制造、差别竞争,突出发展再生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配套、核电装备及配套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智能电网配套六大产业,注重技术创新,壮大产业规模,全面提高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节能减排,为加快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原则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