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真落实地方病防治规划,降低地方病危害
认真贯彻地方病防治规划,落实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主导措施,保持100%碘盐监测覆盖率,确保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0%以上。组织开展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工作。与工信、供销、盐务等部门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新发现高碘地区停供碘盐,改供无碘食盐工作。加强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开展居民饮用水碘含量调查,掌握以村为单位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情况。做好改水工程建档,定期进行水质卫生监测,掌握水氟动态变化。做好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
五、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以社区为基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和死因监测,加大干预力度,不断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治水平。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居民常见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病人管理及防治研究,提高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加强精神卫生工作,规范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示范区项目管理,实施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开展口腔疾病防控工作,推行口腔预防适宜技术。积极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
(一)全面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按照卫生部《推进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和《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要求,对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二)加强设备装备和管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设备使用和管理,提高实验室设备使用效率。继续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设备装备和更新,为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装备网络直报设备。加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冷链系统建设,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制定出台全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员培训方案,采取中长期培训、轮训和蹲点指导、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强化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实验室检验检测技术培训,提高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提高处置突发传染病疫情的能力。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联系,选择1-2个市开展试点工作,培养既懂医疗、又懂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