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通知

  (三)北部平原风沙治理工程。通过防风固沙林、用材林和农田林网建设,形成城区北部防御风沙屏障,有效控制风沙危害,实现林茂粮丰。
  规划建设指标:2010~2015年,规划重点风沙区治理造林10万亩,新建农田林网47万亩,完善农田林网19万亩。2016~2017年,规划新建农田林网13万亩,完善农田林网6万亩。(具体指标见附表5、表6)
  (四)水系生态绿化工程。在河流、水库和湖泊周边植树造林,实现绿化、美化,提升环境承载能力,保障水系生态安全。水系生态绿化工程主要包括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林带、河流林带、湖泊林带、水库林带等水系生态绿化任务。
  规划建设指标:2010~2015年,规划水系宜林地造林18万亩。2016~2017年,规划造林4万亩。(具体指标见附表7)
  (五)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在黄河沿岸地区、低洼滞洪区、水库、河道和湖泊周边,建设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恢复和保护现有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规划建设指标:2010~2015年,重点恢复和保护平阴玫瑰湖、商河大沙河、天桥鹊山龙湖、济西湿地、济阳澄波湖、华山水景园、遥墙莲藕景观园等7处湿地,并规划将鹊山龙湖、济西湿地、玫瑰湖、大沙河4处湿地公园由市级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将澄波湖湿地公园由市级晋升为省级湿地公园;规划新建章丘白云湖、三川湿地和黄河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共3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65%。2016~2017年,进一步增加湿地资源,提升生态功能,保护生态多样性。
  (六)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对破损山体进行地质地貌景观生态修复,提升城市形象。
  规划建设指标:2010~2015年,规划治理30座破损山体,治理面积0.34万亩。2016~2017年,进一步恢复山体生态功能,完善景观效果(具体指标见附表8)。
  (七)绿色通道工程。完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和铁路沿线绿色通道,提升道路景观效果。
  规划建设指标:2010~2015年,按照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优先的原则,对全市需绿化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边沟外缘每侧分别绿化20米、15米、10米、5米,高速公路隔离栅外每侧绿化30~50米,铁路地界外每侧绿化20米,道路绿化率达到80%以上。2016~2017年,进一步完善提升绿色通道绿化水平。
  (八)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依托风景名胜、独特地形地貌、现有林场和规模林区,建设森林公园。依托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自然保护区。
  规划建设指标:1.森林公园。2010~2015年,规划建设和提升森林公园共34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森林公园10处、市级森林公园11处、县级森林公园10处,经营面积达到41万亩。2016~2017年,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促进森林旅游发展。2.自然保护区。2010~2015年,规划将现有历城柳埠和平阴大寨山2处森林生态类型市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建长清大峰山和历城黑峪2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规划期末,自然保护区达到4处,经营面积达到21万亩。2016~2017年,进一步扩大保护区规模,提升保护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九)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加大林业园区建设力度,提升基地建设水平,示范带动全市林业园区发展。
  规划建设指标:2010~2015年,规划建设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园1处,规划面积1.1万亩。规划标准化经济林基地30处,其中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各6处,平阴县4处,济阳县、商河县各3处,市中区2处;规划建设特色林果示范园50处,其中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各10处,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各6处,市中区2处。2016~2017年,进一步完善提升现代林业科技水平,带动全市林业园区建设。
  (十)林业产业化推进工程。按照做大做强林业产业要求,大力发展干鲜果品、林木种苗花卉、速生丰产林基地,促进林下经济、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等产业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