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
制定出台加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的意见,不断提高全市疾控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规划审批工作,逐步改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办公条件。切实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功能,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健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不断提高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切实保障全市重大活动医疗卫生安全。启动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逐步提高精神疾病预防、干预、救治水平。
(四)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积极会同财政等部门全面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公益性。完善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制度,根据不同类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特点和功能,研究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意见,严格开展绩效考核评价。落实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增加单位分配自主权,体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联系,选择1-2个区县开展试点,培养既懂医疗、又懂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
(五)深入开展健康行为促进和爱国卫生运动
深化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五个一”等健康普及活动。针对我市居民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和健康问题,实施健康干预项目。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区的基础上,启动健康城区创建活动。实施100万农户统一灭蟑行动。建成无害化厕所18.86万户,完成农村饮水3500份水质监测。大力创建无烟医院,控制烟草等危害健康的各类社会因素,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条件。
二、坚持城乡统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绩效
(一)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抓好中央、市重点支持的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把农业人口超过50%的7个区的区级医院纳入国家县级医疗机构建设补助范围,全市拟启动区县级医院改扩建项目17个,其中争取12个纳入国债项目。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个、乡镇卫生院100个,购置救护车600台装备乡镇卫生院,使80%的乡镇卫生院配备基本转运工具。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多种形式,完成2000个村卫生室建设。
(二)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