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都市型”和“城郊型”农业,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在坚持粮食生产“三条底线”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三大工程,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5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0家,重点打造10个品牌基地和20个都市农业园区。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确保腊山分洪道全线贯通,扎实推进3座大中型水库和36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加大造林绿化、湿地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开展新农村城镇建设行动,重点扶持剩余8个乡镇驻地小城镇改造建设。进一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力争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以上。
(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一是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大力实施新区带动战略,高起点编制东部新区、西部新城、小清河两岸三大新区发展规划,推进奥体文博、西客站等重点片区建设,形成一批体现泉城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地标性建筑,增强区域带动能力。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升步伐,重点抓好12平方公里棚户区、18平方公里城中村和危旧简易楼群改造,基本完成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启动45个旧村改造项目。搞好地上与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努力扩大城区发展空间。二是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结合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提升,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体规划、功能定位和推进机制,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泉城路、万达广场、华山片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三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省会城际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开工石济客运专线济南段、济商高速公路、济洛路客运站等项目,加快推进京沪高铁济南段、建邦黄河公路大桥等项目进度,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加快实施纬十二路、二环西路、张庄路等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长齐黄河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构建现代化、立体式城市交通体系。加快小清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西客站热源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明府城保护改造工程,加快东护城河改造,实现护城河全程通航。深入实施“数字泉城”工程,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网、无线宽带网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强力推进城市“八乱”整治,巩固提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强化属地管理,明确市、区、街、居城市管理责任,深化部门协作,加强社会宣传,推动城市管理由突击整治向长效治理转变,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统筹化和长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