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加强计量技术研究,拓展计量服务领域。
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特点,整合相关计量技术机构、高校和企业的技术力量,努力解决相关计量技术问题,大力支持本地区产业发展;加强对新材料、新能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前沿领域的计量检定、校准、测试技术的开发利用;加强对计量防作弊问题的研究,提高计量执法能力和水平;组织制定地方计量技术法规,满足我省检定/校准工作的需求。
5. 加强计量交流合作,创新合作思路。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证书互认,共同建立计量领域全面合作平台,密切工作联系,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区域合作项目,开展计量技术和管理经验交流和学术讲座,实现区域计量技术机构之间有计划的设备调剂和计量人员培训。
四、加强计量宣传力度,扩大计量社会影响
1. 高度重视计量宣传。
各地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开辟专刊、专栏、专题,大力宣传计量法律法规,普及计量科学技术知识,推广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宣传计量工作先进典型,围绕 “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开展一系列计量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计量意识,努力营造政府重视、企业关注、百姓关心的良好氛围。
2. 加强企业计量宣传。
促使企业的计量法制意识真正提高,重视计量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夯实企业计量基础,加强企业计量管理。
3. 加强计量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推进强检计量业务信息公告平台建设,加强省局与设区市局的业务信息互联互通,提高计量业务资源的共享水平,增强计量信息化服务水平。
4. 认真做好总结规划。
积极配合总局做好《新中国计量史》的编撰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图片,客观真实地反映我省六十年来的计量发展史;认真总结“十一五”计量工作经验和成果,研究分析当前计量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十二五”计量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
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强化计量基础地位
年初,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计量工作会议,近期将出台加强我省计量工作的若干意见;各设区市局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市政府的支持,要在年内以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计量工作会议,使得政府各部门提高对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把计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与发改、财政、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协调、推进本地区的计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