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规范护士培训、“三基三严”训练和专业化护士培养,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基本技能、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适合个体的护理服务。
(四)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1、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占医院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三级综合医院普通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与护士数之比要逐步达到1:0.45-0.5(根据实际工作量和床位使用率确定),二级综合医院要达到1:0.4。
12、医院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置方法,并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的护士人力调配。
(五)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
13、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
14、护理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5、加强日常管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并将护理服务项目、工作标准等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纳入院务公开,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16、落实专科护理服务,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质量,配合医疗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完善护理服务。
17、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简化护理文书,鼓励医院结合实际,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减少护士书写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直接护理服务。
(六)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保障措施到位。
18、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医院“抓服务、树形象”的重要契机,明确和落实医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在全院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调动广大护士的积极性。
19、医院要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加强有关部门的团结协作,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护士的福利待遇,向临床一线倾斜,实行同工同酬。
20、医院要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完善患者住院基本服务设施,配备必需的护理设备和用具,解决患者饮食、药品物资配送等问题。
六、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