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伊春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渔业发展的意见

  我市渔业生产基础薄弱,加工业滞后,产业链条短,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各地要从生产基地建设入手,不断挖掘潜力,提高比较效益。大力培植水产品加工业龙头,拓宽营销渠道,促进产业化进程。
  加强渔业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加快铁力市、嘉荫县、乌马河区、友好区、林业发电厂等地的渔业生产基地建设,壮大基地规模,促进基地提档升级,提高水产品产量。充分发挥典型水产养殖示范场区作用,逐步形成以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为骨干,以县(市)、区级水产健康养殖场区为主体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网络,以示范场区建设带动水产养殖发展。
  延长产业链条推进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大力培育水产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积极促进保鲜、贮存等功能设施建设,实现地产鱼均衡上市。
  加强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产销单位联合,鼓励渔民直接进入流通领域,树立和宣传开发市场的典型,提高渔民的经商意识和技能。大力加强渔业经纪人队伍建设,搞活水产品流通。
  扶持建立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渔民开展自我服务,建立渔民协会、联合会等各类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主经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逐步形成以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以渔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新型渔业服务体系。
  开展对外贸易合作。加强对俄渔业经贸技术合作,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一批对俄渔业养殖项目,不断扩大水产品出口能力。鼓励渔民走出去与俄方合作开展水产养殖和捕捞项目,增加渔民收益。
  四、实施“科教兴渔”战略,提高产业素质
  我市渔业产业基础薄弱,人才匮乏,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渔战略,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为渔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要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理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实行技物结合、技贸结合。大力发展各类技术推广组织,形成以县站、乡站为主体的多层次、覆盖面广和服务功能强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大面积推广一批精养高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和配套必要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增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服务本领,使新技术、新品种能够得到快速推广应用。
  加大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把科研、推广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冷水鱼的养殖繁育,探索出我市水产养殖新路子,不断提高水产科技含量。积极鼓励和引导水产企业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对企业自筹资金进行的科研、开发项目,可列入科研计划,并确认其成果,逐步使水产生产企业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成为推广水产技术的重要力量。
  开展教育和培训。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积极开展渔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对渔民的培训,培养各类渔业专门人才,提高渔业劳动者的素质。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