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严格依法行政,保护渔业资源环境
必须坚持走养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努力减少经济建设对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控制捕捞强度涵养渔业资源。各地要合理安排捕捞生产,按照《
渔业法》和农业部《
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本着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确定我市渔业资源可捕捞总量。通过发放渔业捕捞许可证,规范渔船管理,控制捕捞渔船数量、降低捕捞强度,实施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取缔无证捕捞、使用非法渔具渔法、禁渔期和禁渔区作业、销售经济幼鱼等行为,运用法律手段合理保护渔业资源,使有限的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
实施放流措施增殖渔业资源。一是加快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建设好汤旺河国家公园、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乌伊岭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嘉荫县黑斑狗鱼、东北雅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二是在国家批准汤旺河为国家公园的基础上,各地要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营造鱼类天然种质资源库,促进我市渔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三是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渔业增殖放流工作要本着统筹协调、坚持标准、提升水平、注重效果的原则,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周密布置,精心组织,强化措施,重点推进,使渔业资源增殖效果明显体现。
依法管理持续利用渔业资源。一是各级政府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有关渔业的法律法规,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为渔民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服务。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渔业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三是加强边境渔业水域管理,减少涉外事件的发生。四是严格依法检船,消除和防范事故发生,确保渔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五是高度重视渔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渔业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渔政管理队伍。
加强投入品管理提高水产品质量。深入贯彻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管,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鱼”。一是健全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实施《伊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对渔药、饲料等渔业投入品进行监管。二是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狠抓鱼药、饲料等渔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深入开展渔资市场整顿和打假活动,有效提升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大力推进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快无公害水产品的产品和产地认证工作,打造有机、绿色渔业品牌。
防止水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深入贯彻执行《
渔业法》、《
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排除隐患,杜绝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发生,保护渔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