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两纲”为重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1.强化课堂育人。继续深入推进《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要重点贯彻落实《上海市中(小)学各学科贯彻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稿)》,市、区县教研室要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形成定期联系学校制度和听课制度,要改进课堂教育教学的方式,总结实施“两纲”教育的经验和优秀案例,推进学科德育建设。
2.开展生命教育,实施“学校心理健康三年行动计划”。颁发“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召开“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及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开展生命教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减缓学生因学习、升学、就业及青春期性心理等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帮助学生解疑释惑,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心理援助。
要把开展生命教育和“温馨教室”建设相结合。把“世博”的理念融入“温馨教室”建设,让教室充满生命活力。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使之辐射到每一个课堂,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开展讲述“温馨教室”叙事故事活动,组织“温馨教室”教师优秀工作团队项目评选,总结一批“温馨教室”建设的特色经验,弘扬在“温馨教室”建设中涌现的优秀教师团队的良好师德风范。依托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开展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与辅导活动课评选。
3.推进中职德育工作。中职学校要重点落实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做好《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课程新教材教学培训工作。将中职校德育课建设要求纳入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开展试评估。要贯彻落实上海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中职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根据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生活特点,制定《上海市中职学生成长手册》。举办首届中职校园文化节。建立中职校网络服务平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构建中职校校园网络文化。制定《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班主任工作。建设中职德育师资培训基地,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研究制定中职德育工作专项督查指标,检查市教卫党委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