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村内道路、排水、生活垃圾收运、绿化、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整治工作,改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以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促进村容整洁。
1、组织200个村庄开展省级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同时扩大省级试点示范的效应,全省完成1000个村庄环境整治,促进村庄环境整治由点到面发展。配合做好沪宁铁路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2、在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康居示范村创建,2010年计划创建50个左右的省级“康居示范村”。
3、加快乡镇垃圾中转能力建设,完成苏中、苏北地区150座垃圾中转站建设。
4、进一步推进村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推进苏中、苏北地区加快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村镇垃圾收运体系。继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回田试点,探索村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的具体措施和技术。
5、根据省委省政府农村新一轮实事工程实施方案,完成150座苏中、苏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
6、继续加大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适宜技术研究和试点,对20个已建成的村庄污水处理试点工程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编制不同工艺的处理效果评估报告,优选经济适用的村庄污水处理工艺。
7、根据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继续加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作的指导和跟踪监督,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70%的镇村布局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会同省有关部门指导检查督促流域内各市完成687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8、积极探索村庄生活污染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调研,研究制订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长效管理的指导意见。
在村庄环境建设整治过程中,配合沿海发展战略实施,加大沿海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全年完成150个村庄环境整治、30个左右乡镇垃圾中转站和30个规模较大规划保留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三、积极组织节约型村庄和特色村庄建设试点示范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村庄土地节约、环境整治、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等方面,选择10个左右具备条件的村庄开展节约型村庄建设试点,同步开展特色村庄建设改造,探索节约型村庄建设的方法、途径,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自然生态、特色鲜明的节约型村庄。
四、加强农民建房管理与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