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关于促进工业设计、海洋工程装备、游艇、文教体育用品、通信设备、机器人、高效照明等7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四)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用足用好国家及省现行政策。省级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产业技术研发资金、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信息产业发展资金、各类科技专项资金等,要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创新财政投资方式,加大对全省海洋工程装备重点产品研发和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力度。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完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项目建设金融支持体系,探索银企合作促进机制。各级财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研究制定财税配套政策,促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按规定对研发生产的国内首台(套)海洋工程装备给予奖励。按规定,对重点企业兼并破产、停产、困难企业所涉及的审计、资产评估、公证、验资、法律诉讼等中介收费,一律按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30%收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现行规定享受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政策。制定土地和海域使用规划时,应考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需求,对重点项目所需土地、岸线、海域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海域使用规划。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土地、改造废弃土地用于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依法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列入国家、省重点造修船及海洋油气装备项目使用海域的,依法依规减、免缴海域使用金。

  (五)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推进机制。发挥省工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作用,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相关政策,努力为企业发展服务。建立完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强化行业管理与协调服务,抓好行业规划、行业政策、行业法规、行业标准的落实,建立完善行业管理体制和统计调度、经济运行、风险预警、法律援助等工作机制。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在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关于促进游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防科工办)

  游艇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游艇制造业是为游艇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劳动、技术、资金密集度高,对冶金、机械、电子、轻工、化工等50多个产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特制定本意见。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具备一定实力。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游艇制造及配套企业100余家,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具备年产游艇2600艘、充气橡皮艇6万艘的能力。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龙之子”、“中复”等山东名牌,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升。游艇制造主要有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烟台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游艇分厂、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青岛松本造船有限公司、威海弘阳游艇有限公司、青岛信光游艇有限公司、青岛滨海游艇有限公司、威海海飞渔具有限公司、龙口丛林中德车体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初步形成豪华游艇、观光艇、救生艇、划艇、橡皮艇、公务艇、帆船等优势产品。其中,JM480型豪华双体游艇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银奖”,NSR850LX型豪华工作艇、喷水式舷内机获得“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硬底豪华工作艇等被指定为青岛奥帆赛工作用艇,88米超大型钢制豪华双体游艇、77米超大型钢质豪华单体游艇、58英尺铝合金豪华帆艇等填补国内空白。

  (三)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全球每年游艇业收入超过500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际游艇制造业转移步伐加快、亚太等新兴市场兴起、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我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发展游艇制造业面临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时,面临世界游艇制造发达国家技术及市场垄断、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挑战,存在产业规模小、布局散、研发设计水平低、本地化配套率不高以及大众消费氛围尚未形成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及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契机,积极承接国际游艇制造业转移,发挥区位优势,强化产业基础,扩大对外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坚持技术改造,拓展培育市场,建立完善游艇研发、设计、制造、配套、营销、展示、维修维护等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聚集度高、产业链长的高端产业链群,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游艇制造业发展格局,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二)方针原则。

  1.坚持高端定位。瞄准国际游艇制造业发展前沿,高起点抓好产业规划布局,着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品集群。

  2.坚持抓大扶小。抓好骨干企业发展,推进战略合作,促进做大做强;扶持特色小企业快速成长,实现提质增效。

  3.坚持引进创新。瞄准游艇研发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抓好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坚持品牌制胜。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扩大产品认证范围,开展品牌宣传营销,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产品。

  5.坚持市场多元。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任务目标。到2015年,实现规模实力跨越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5%以上。培植一批优势企业,研发一批特色产品,创建一批研发设计平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本地化配套率年均提高5-7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到2020年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游艇研发制造中心、展销中心和零部件集散中心。

  三、发展重点

  (一)加快培育游艇集群。巩固提升一批优势产品,形成专、精、特、新游艇集群。大力发展JM系列豪华双体游艇、豪华双层游艇、超大型豪华钢制游艇、玻璃钢豪华游艇、玻璃钢观光游览艇等,培育形成豪华游艇集群;大力发展铝合金巡逻艇、铝合金高速缉私艇、铝合金带缆工作艇、铝合金高速工作艇、铝制多功能工作艇等,培育形成中小型铝制公务艇集群;大力发展抛落式系列救生艇、重力式系列救生艇等,培育形成救生艇集群;大力发展充气橡皮艇系列优势产品,培育形成充气橡皮艇集群。适应未来市场需求,加快研发生产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以及绿色、环保产品。重点研发生产超大型豪华双体游艇、水陆两栖艇、太阳能动力静音型游艇、多功能分体式潜水观光游艇、气流压水推进小游艇、自救式多功能游艇、大型钢铝混合结构豪华游艇、环保型全塑游艇、轻质抗沉游艇、内河湖泊休闲观光艇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培植游艇配套链。着眼拉长游艇产业链,加快发展游艇动力设备、游艇附属设备、电子设备、室内器具、原材料和移运设备。游艇动力设备重点发展游艇发动机、发电机、电瓶充电器、专用蓄电池、舵机、起锚机、喷水推进器、液压装置、操舵装置等。游艇附属设备重点发展搜索照明设施、淡水压力泵、排污泵、甲板冲洗泵、自动舱底泵、淡水表、污水表、水位表、液压表等。电子设备重点发展GPS导航定位系统、雷达、磁罗经、甚高频电话、测深仪、艇载卫星电视、音响系统等。室内器具重点发展游艇家纺、地毯、烧烤箱、休闲桌椅、整体浴室、微波炉、制冰机、吸尘器、洗衣烘干机等。游艇配套原材料重点发展蜂窝板材、焊接材料、铝材、胶合板、装饰板材、玻璃纤维、树脂、胶黏剂、艇用蜡、防腐防污涂料等。游艇移运设备重点发展游艇叉车、吊车、拖车等。

  (三)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着眼于解决高端游艇制造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着力突破五个方面的12项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流线型船体设计、复合材料复杂曲面造型建造成型等流线型船体设计建造技术,游艇用纯天然绿色环保复合材料研制及应用技术,大型玻璃钢模具防型变、分块高精度拼接、表面模具缝快速处理工艺等A级曲面标准外观质量技术,艇用设施及操纵系统的自检控制、动力系统干预与自动系统开发等智能管理综合控制系统研制技术,轻型实木复杂曲面成型与公差控制、复杂型面手工真皮包覆、室内隔音降噪、室内装修无痕迹遮蔽等豪华游艇内部装饰装潢尖端技术,实现游艇设计研发制造的自主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围绕高端高质高效游艇产品研发制造,充分发挥骨干企业、重点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重点依托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国家级游艇研发设计中心,开展游艇产业研究、游艇技术研究和游艇材料检测;依托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建设省级玻璃钢船艇工程技术中心,开展玻璃钢船艇无模成型技术研究;鼓励烟台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游艇分厂等有条件的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海洋化工研究院建立海洋涂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省内游艇生产骨干企业和相关院校为依托,借鉴国际汽车设计软件联盟合作模式,大力推进游艇设计软件集成,构建我省国际化游艇设计软件联盟。

  (五)加快建设一批国际化游艇展洽交易观光平台。围绕推进游艇制造、销售服务,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借鉴国际知名游艇展经验,依托青岛奥帆赛基地和国际航海博览会,举办水陆结合船艇展;整合区域资源,规划建设集行政管理、商务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洽谈、游艇展示、游艇主机及配件展示于一体的山东青岛国际游艇交易中心,建立完善小型休闲艇试航水池、大中型游艇出入专用航道、文化休闲中心、物流中心、游艇驾驶竞技中心等设施,吸引国内外著名游艇制造商、销售商、专业协会进入设立游艇展示摊位、办事处、代表处,吸引专业客流和观光者。依托日照世界级帆船比赛基地,整合岸线等优势资源,建设亚洲最大的帆艇竞技及展示中心。发挥烟台海上交通便利、物流发达、沿海风光秀丽等优势,依托港口及旅游景点,在养马岛或蓬莱等地建设国际化游艇休闲娱乐及展销俱乐部。发挥威海最适宜人类居住生态城市的综合优势,依托天然港湾和著名旅游景点,建设国际级旅游艇娱乐、休闲观光及展销俱乐部。发挥微山湖、东平湖等湖泊旅游景点优势,建立完善内河游艇休闲观光服务设施。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