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是园区建设工作的重点,也是园区招商引资的基础。搞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是聚集产业、吸引投资、实现项目落地的必要条件。今年重点建成和平大道一期3.1公里路段、和平铝水专用公路、湘江园区和和平园区启动园区供水主管线以及配套的电力设施,确保入园项目建设和生产的水、电供应。其它工业园区也要结合各自情况适时启动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实现园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的工作目标。
(四)全力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对工业园区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制定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园区、推介园区。切实抓好园区项目库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主动对接东部产业转移。力争每年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园区,形成以项目带园区、以企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各园区管委会要把招商引资列入重点工作,明确年度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完善激励机制,切实跟踪做好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建设服务工作。
(五)狠抓园区工业项目落地。切实做好项目审批全过程的联络协调,完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对引进落户的工业项目加强跟踪联系,全面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项目洽谈到建成投产实行责任人一抓到底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内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入园区并形成5万吨生产能力,长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入园建成投产,铝加工及精密铸造实现部分企业建成投产。
(六)拓展园区建设筹融资渠道。各园区管委会要切实做好融资工作,尽快组建建设开发公司,明确园区建设投融资主体。与金融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争取信贷支持。加大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精心包装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积极开展民间融资,培育园区开发主体。有条件的园区成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为园区内企业开展融资担保服务,缓解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七)打造工业园区发展软环境,强化信息沟通。推行职能部门办事承诺制,办结限时制,行政事业收费公示制,开展项目手续代办制,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园区举报投诉机制,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建立园区与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工业园区管委会或园区主管部门按月向市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遵义市工业园区建设2010年工作调度表》,并每月至少报送一条园区工作简讯;市园区办要加强协调、调度,各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