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规划布局。森林泉城建设总体布局为“一核、两区、三带、四极”。“一核”指济南中心城主城区。该区域建设以乔木林为主体的各类公园、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形成森林泉城的绿色核心。“两区”指南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北部风沙防治区。其中,在南部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和森林经营;在北部风沙防治区重点实施沙化土地治理和农田林网建设。“三带”指环城景观带、水系保护带和路域绿化带。其中环城景观带重点建设景观森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系保护带重点建设防风固沙林、护岸林和护堤林;路域绿化带重点建设完善绿色通道,突出城市出入口等景观节点建设。“四极”指章丘、平阴、济阳和商河4个县(市)建成区。上述区域建设完善以乔木林为主体的各类公园、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和围城林带,承接中心城绿色核心的辐射并带动县域森林城市建设。
(四)建设重点。主要实施10项工程。
1.城镇绿化提升工程。济南中心城主城区和县城建成区利用公园、单位闲置地、社区隙地和街区空地,以及城市主干道路和环城道路,见缝插绿,植树美化;通过城市立体绿化和立面绿化,增加市区绿化覆盖和绿化空间,提升城市绿化质量。通过围村林、村镇绿化和景观节点建设,全面提升绿化水平。
2.南部山区营造林工程。通过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疏林改造和森林经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泉水涵养补给能力,推进山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北部平原风沙治理工程。通过防风固沙林、用材林和农田林网,形成区域防御风沙屏障,有效控制风沙危害,实现林茂粮丰。
4.水系生态绿化工程。在河流、渠道、水库和湖泊周边植树造林,实现绿化、美化,提升环境承载能力,保障水系生态安全。
5.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在黄河沿岸地区、低洼滞洪区、水库、河道和湖泊周边,建设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恢复和保护现有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6.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对破损山体进行地质地貌景观生态修复,提升城市形象。
7.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完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和铁路两侧绿色通道,提升道路景观效果。
8.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依托风景名胜、独特地形地貌、现有林场和规模林区,建设森林公园。依托湿地资源和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自然保护区。
9.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建设市级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带动县(市)区林业园区建设,促进现代林业发展。
10.林业产业化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经济林基地和特色林果示范园区,提高林果产量和质量。建设用材林基地,加快林产品加工业和林下经济发展。建设种苗花卉基地,带动种苗花卉业发展。依托森林资源开发休闲林业,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