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 企业按规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 |
企业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取得安全资格,持证上岗;重点防火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取得消防安全培训上岗证
| |
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有“三同时”内容
| |
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活动
| |
2
| 安全机构设置
|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健全
| |
有专(兼职)安全员
| |
安委会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和措施
| |
3
| 安全管理制度
|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 |
建立有完善的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 |
有专项及设备等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安全,用电安全,厂内交通安全,消防设备、设施、装置、器材维护保养,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器材、物质、信道管理以及防雷、防台风、防洪等各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 |
4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企业与从业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双方安全责任、权利,义务等
| |
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
对新进厂员工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
| |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作业人员、仓库管理员、从事易燃易爆物品经营、储存、装卸、运输的工作人员经过有资质的专业培训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 |
特种作业人员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合格,并定期参加年审
| |
各岗位作业人员应会掌握紧急情况下应急措施的操作
| |
5
| 事故处理
| 有事故管理制度,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
| |
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实行监控、登记建档并定期评估
| |
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 |
6
| 安全生产投入
| 有年度安全生产项目专项经费预算及购置、更新、改造、维修安全设施的开支计划
| |
保证对重大危险源评估和事故隐患整改的投入
| |
有购买劳保用品,职工体检和教育培训的投入
| |
7
| 承包与租赁管理
| 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不得发包(外包)或者租赁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
| |
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
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
| |
8
| 安全技术设施
| 建筑物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经有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 |
仓储设施符合建筑防火规范及其相关规范、标准等要求
| |
安全通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保持畅通
| |
9
| 机电设备车辆安全
| 特种设备经定期检验合格
| |
机械设备的选用及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技术档案完整,安全防护措施、报警及连锁等安全装置无缺陷、灵敏、有效
| |
电气设备的选用及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部门规定
| |
建立有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和档案;叉车等特种车辆定期检测
| |
10
| 劳动保护
| 作业场所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 |
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等危险品与其它物品分隔存放,符合相关配置规范
| |
对易产生粉尘、蒸气、腐蚀性气体的作业场所采取了防护措施
| |
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从业人员按规范使用,佩戴
| |
按规定对从事可能导致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组织了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 |
经常进行装卸、搬运作业的场所,设有工人休息的处所和供应足够的饮料(水),并备有简单的医疗和急救设施及药品
| |
装卸场所和堆场能保证装卸人员、装卸机械和车辆有足够的活动范围和必要的安全距离及通道
| |
11
| 生产场所
| 作业场所的通风、光照度符合要求
| |
生产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废料推放整齐,不堵塞过道、安全出口
| |
生产区域内地面平坦、整洁,功能区划分合理
| |
12
| 储存
| 储存场所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
| |
普通物资仓库没有存入危险化学品
| |
库存物品分类、分堆存放,灯具下方0.5米处没有堆放物品,主通道宽不小于2米
| |
13
| 危险化学品管理
| 建立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和运输及使用管理制度,许可证齐全,并且危化品有MSDS
| |
建立有危化品使用档案,使用和贮存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规范和法规
| |
14
| 其它
| | |
备注:仓储企业包括堆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