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3.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强节水、节电、节油、节材工作,推进绿色办公和绿色采购,构建绿色消费模式,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完善制度,鼓励职工围绕节能减排实施革新、发明和设计。塑造家庭生活绿色消费模式,创建节能减排社区。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教育内容纳入学校课堂教学,塑造节能减排校园文化,构建节约型校园;开展青少年节能减排行动,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培育崇尚节约、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节能减排文化,促使青少年形成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开展以"节能、环保、安全、健康"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宣传节能减排的科学思想,提高广大居民日常节约的相关理念,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
  (三)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以耗能、耗水、排污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综合运用原材料替代、节能降耗、加强管理等手段,实现工艺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提高、资源最大程度利用,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经济型轿车,积极开发混合动力轿车、纯电动轿车技术,提高动力性和环保性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2010年,汽车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4%,生产企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回用率达到60%;到2015年,进一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汽车产业能效。
  化学工业。在石油化工方面,发展先进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以上大型乙烯技术;在海洋化工方面,开发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大力推广火炬气回收利用技术、离子膜烧碱技术、废渣废液综合利用技术,积极采用联碱法代替氨碱法制纯碱。大力开发和完善稠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扩大海水直接利用范围和利用量。2010年,烧碱、合成氨、乙烯、溴素综合能耗以及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能耗比2005年降低10%;新建大型乙烯项目吨乙烯综合能耗控制在550kg标准油以内,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4%。到2015年,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千万吨炼油及相关技术、百万吨乙烯生产工艺技术、PVC整体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冶金工业。支持开发低温轧制技术、钢铁生产过程的全自动控制技术、熔融还原炼铁工艺技术、薄板坯连铸技术等先进制造工艺和前沿工艺技术。大力推广干熄焦技术、高炉炉顶压差发电技术(TRT)、富氧喷煤技术、煤气及蒸汽回收技术、余热回收技术、蓄热技术。2010年,吨钢综合能耗和可比能耗比2005年下降10%至20%,冶炼废渣实现综合利用率100%。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20家,无缝钢管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小型密封锂离子电池、超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技术。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利用技术、潜水泵和地源热泵等地热回收利用装备、风力发电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关键技术、先进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废家电(电脑)回收处理和报废汽车拆解等技术。
  装备制造业。支持开发重高压共轨电控燃油技术、医疗垃圾处理技术、高参数大型灯泡贯流水轮发电机组成套技术、超导限流器技术、冰蓄冷和冷热电联产装置技术,提高装备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2010年,彻底淘汰落后机电设备和产品,节能型技术装备达到100%。
  纺织业。大力推广蒸汽冷凝水回收成套技术和工艺串联用水节水技术,在纺织东移项目中实施建材化太阳能热水板利用技术。推行微机监控系统,提高传动润滑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大力推广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2010年,全行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废水COD(化学耗氧量)、色度等特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
  轻工业。重点发展节能降噪技术、健康功能技术、变频控制技术、磁控管照明技术、新型光波技术、绿色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高效生物发酵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等。到2010年,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循环水浓缩倍率提高到4倍。
  同时,搞好科技攻关,研究推广低碳产品和碳捕集、深埋等关键技术,综合利用好乙烯等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四)以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为突破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推进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垃圾、秸秆、沼气等)发电、太阳能、地热能利用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2010年,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在沿海地区建设1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场,建设滨海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大港垃圾焚烧发电厂。充分利用我市地热资源,建立地热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变消费性开发为循环利用。推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在城市楼宇和工业厂房推广30万平方米建材化太阳能集热设备。
  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结合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村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秸秆、沼气和太阳能的利用。对畜禽养殖集中地区,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对秸秆资源丰富且已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地区,实施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工程。2010年,普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用户发展到10万户以上,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达到50处,大中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达到10处,实现农村20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利用。
  提高电厂利用效率。采用中水利用技术,建设军粮城电厂、南疆热电厂、北塘热电厂和大港二站等一批热电机组,实现热电联供。利用海水资源,建设北疆电厂二期工程,发展超超临界大型发电机组,形成发电、海水淡化、卤化工、建材生产的产业链。2010年,我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海水淡化日产50万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