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0-2020)的通知

  (13)中药材。沿龙门山和邛崃山区域建设中药材产业带,重点发展黄连、川芎、郁金和杜仲、黄柏、厚朴等三木药材,规划面积25万亩,其中都江堰市10万亩、彭州市5万亩、崇州市2万亩、大邑县5万亩、邛崃市3万亩。
  (14)林竹。沿龙门山、邛崃山、龙泉山及其延伸区域的低山丘陵区建设林竹生产基地360万亩,分别为:都江堰市38万亩、彭州市40万亩、崇州市28万亩、大邑县67.7万亩、邛崃市61.1万亩、蒲江县32万亩、金堂县34万亩、龙泉驿区23万亩、双流县27万亩、青白江区9.2万亩。
  (二)优势养殖业。
  1.发展目标。
  (1)畜禽养殖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实现生猪存栏400万头,出栏1000万头;家禽存栏4500万只,出栏1亿只;到2020年,实现生猪存栏300万头,出栏800万头;家禽存栏3000万只,出栏8000万只。
  (2)水产养殖发展目标。到2015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4.8万亩,可养殖面积达到35.5万亩,产量达12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到2020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8.3万亩,可养殖面积达到15.3万亩,产量达13万吨,实现产值52亿元。
  2.发展方向。全面提高DYC、PIC、托佩克等优良生猪的养殖覆盖面和养殖水平;加大彭县黄鸡、青脚麻鸡、鲑鳟鱼、鲟鱼等特色优良家禽水产品种的推广,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推进规模化健康养殖,推动生猪、家禽养殖小区建设;推动生猪、家禽及水产养殖向成都都市经济圈的合作地区转移;提升养殖业疫病防控水平;严格控制养殖业污染,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实现养殖业污染物“零排放”;建立完善生猪、家禽、水产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的需求。
  3.规划布局。
  (1)生猪。生猪产业主要布局在青白江区、新都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三大纯外血优良种猪繁育基地主要布局在邛崃市、双流县、大邑县。
  (2)家禽。家禽养殖主要布局在龙泉驿区、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
  (3)水产。在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以及其他适宜养殖冷水鱼的地区建设冷水鱼苗繁育、成鱼养殖基地,带动全市冷水鱼产业发展;在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蒲江县、新津县建设名优水产品基地;在都江堰市、彭州市配套建设鲑鳟鱼加工厂、鲟鱼和鱼籽酱加工厂;在都江堰市、邛崃市、双流县、新津县建设水产品加工厂,主要加工斑点叉尾鮰、鲑鳟、黄鳝、泥鳅;在温江区、郫县等近郊地区,重点发展集观赏、垂钓和餐饮一体的休闲观光渔业。
  (三)农产品加工业。
  1.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值270亿元,主要农副产品加工率达70%;到2020年,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值320亿元,主要农副产品加工率达到80%。
  2.发展方向。在优势农产品集中区域合理规划布局一定数量的农产品集中加工园(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打造优质农产品国家级、省级品牌;建立完善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3.规划布局。
  (1)生猪及副产品加工集中园(点)重点布局在龙泉驿区、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大邑县、蒲江县。
  (2)家禽产品加工集中园(点)重点布局在邛崃市、崇州市、双流县、新津县。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