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茶叶加工集中园(点)重点布局在都江堰市、邛崃市、大邑县、蒲江县。
(4)粮油产品加工集中园(点)重点布局在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新津县。
(5)食用菌加工集中园(点)重点布局在青白江区、都江堰市、大邑县、金堂县。
(6)川菜原辅料及蔬菜加工集中园(点)重点布局在郫县、新都区。
(7)猕猴桃加工集中园(点)重点布局在都江堰市、彭州市。
(8)饲料加工集中园(点)重点布局在新都区、邛崃市、金堂县、双流县、新津县。
(四)农业物流业。
1.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降低农产品消耗为目标,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物流品牌和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物流配送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农产品公共物流信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及储藏保鲜、冷链运输等基础配套设施。到2020年,初步形成配置合理,功能协调,综合批发与专业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第一、国内领先”的重要农业物流中心。
2.规划布局。整合完善《成都市现代农业物流业发展规划》和《成都市食用农产品市场规划(2006-2020)》,在二、三圈层的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彭州市、新津县等区(市)县规划布局39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物流项目(见表三)。
成都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物流项目规划(表三在附件)
(五)生物质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为支撑,基地和平台建设为纽带,创新和攻克关键共性技术为突破口,建立生物质能转化利用研究开发平台,重点开发秸秆气化发电技术、高效沼气发酵制剂、秸秆发酵快速启动技术和以甘薯、葛粉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新工艺。到2020年,开发出适应不同区域的新型沼气高效发酵菌剂5至10种,建成大型高效畜禽场粪污沼气示范工程10至20个,建成秸秆气化和秸秆成型加工示范工程10个。开发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三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备和5至10项关键技术工艺。在甘薯主产区建设2至3个能源专用甘薯品种繁育和原料生产基地,利用林地资源建设5至10个能源植物品种基地,年繁育推广能源植物品种3至5万亩。
(六)休闲观光农业。
1.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经营等休闲观光农业收入50亿元,从事休闲观光农业的劳动力达35万人。
2.发展方向。与优势特色农业结合,打造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景观带;改造和提升传统“农家乐”,新增一批国家3A和4A级乡村旅游景区;利用岷江、沱江、都江堰灌区和龙门山、邛崃山、龙泉山等自然风光及成都平原的田园、生态景观,结合城乡统筹、灾后重建及村镇建设项目,构建以森林、湖泊、草地、花卉、苗木、果蔬、特色养殖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带,全面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1)一圈层:主要分布在锦江区、成华区,重点提升“五朵金花”和“北湖”景区形象和经营管理水平。
(2)二圈层:主要分布在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重点推进龙泉山脉伏季水果休闲观光农业带、“温-郫-崇-都”花卉苗木休闲观光农业带、都江堰灌区特色旅游观光带、双流昆山现代农业观光区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