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踏查铲毒,严格执法。4-5月份,正值春末夏初,是罂栗等毒品原植物开花季节,极易被发现,根据罂粟种植、生长的季节规律,是最佳的铲除时期。各地要抓住毒品原植物开花、结果、割浆易发现、易铲除的有利时机,及时组织力量集中开展踏查铲毒行动。同时,要在坚持“春抓禁种、夏抓铲除”的基础上,密切关注错季种植、异地种植等新情况,加强协同配合,大力提升打击、防范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行为的整体合力。林业、农业部门要利用熟悉地形、了解情况等优势开展工作。依靠林业站、农技站等基层单位,广泛调动护林巡查员、农技员、畜牧兽医员等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深入林区、田野及畜牧场、桑园地等复杂地域开展各种宣传。公开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动和鼓励群众检举揭发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活动。
四、督促检查,落实责任。禁种铲毒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乡(街道)、村要将禁种铲毒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将禁毒任务层层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责任明确到人。同时要稳步推进“无毒林区”的创建工作。各县(市、区)林业、农业、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和难点,研究解决办法。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林区乡、村、林业站、林场、自然保护区地处禁种铲毒前沿哨所的优势,结合森林防火检查、绿化造林等工作,组织人员深入林区,加大巡山、踏查、铲除的密度和力度,严防细查,同时要切实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把禁种任务作为护林员巡查内容,并同护林员的经济利益和行政责任相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护林员的禁种铲毒工作积极性。农业部门要将铲毒工作与春耕备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易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田间、地头、畜牧养殖场等调查摸底,及时掌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情况。在山(林)地、农田、鱼塘、畜牧养殖场等承包过程中,要向承包人明确禁种铲毒责任,并在承包责任书中注明,真正做到将禁种铲毒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形成人人有禁种铲毒责任,层层抓禁种铲毒措施落实的工作格局。
五、加强信息工作,及时总结。全年工作结束后,各单位和各地要及时对全年的禁种铲毒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既要分析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又要总结成功经验和薄弱环节。各地要加强信息工作,及时上报有关工作部署、措施对策、行动战果、经验做法及有关数据,重大情况随时报告。同时,要积极探索禁种铲毒的治本之策,注意发现推荐禁种治本的典型,通过树立先进,全市推广,以点带面,积极推动我市的禁种铲毒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