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探索完善,主动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大局
8、稳步推进县级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县(市)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公益”和“便民”为主要原则,积极推进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律师、公证等职能资源的有机整合,以法律援助接待“窗口”、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等为依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集中受理、分类办理、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力争把法律服务中心做成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精品工程。
9、进一步加强监狱、劳教单位管理工作。不断健全完善防控、排查、应急处置、领导责任和狱情研判 “五项机制”,提高监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着力构建以“人防”为主导的“思想防线牢固、人防部署严密、物防设施安全、技防手段先进、联防协调统一、应急处置高效”的集管理、防范、控制于一体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格办案程序。把贯彻落实“首要标准”作为安全稳定的治本之策,坚持把教育人、改造人放在第一位,大力加强教育改造特别是个别教育转化工作,健全完善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注重职业技术教育,为罪犯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创造条件。加强与地方社区矫正、帮教安置组织的协作和联系。
10、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深化“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认真组织实施上海世博会“社区矫正护城河”工程,全力做好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社区矫正政策、组织、队伍、制度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任务。不断完善社区矫正衔接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和跨省协作,落实工作职责,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失控;加强实践创新,丰富和完善社区矫正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教育矫正质量和效果。
11、进一步抓好归正人员的帮教管理。围绕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实施安置帮教“护城河”工程。按照《宁波市全面推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根据归正人员不同情况,实行分类帮教。继续完善帮教网络,发展扩大帮教工作志愿者队伍。继续会同劳动等部门做好对归正人员的就业指导服务、培训工作,选择有条件的企业,给予各种扶持,建立安置基地,重点安置“三无”人员及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归正人员。积极引导归正人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