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检查验收工作是“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五五”普法工作善始善终、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环节,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把检查验收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年度工作内容。部门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亲自挂帅,切实抓好落实。要根据本方案精神,对照《福建省建设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要求,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本部门检查验收工作方案和考核验收标准。
(二)实事求是,保证质量。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细致地开展检查验收,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坚决杜绝做假行为,一经查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确保“五五”普法检查验收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三)查漏补缺,全面推进。要结合检查验收,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回顾,查找本地区本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制定周密的宣传计划,加强与省里和本地区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大力宣传本地区本部门“五五”普法期间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以及本地区本部门开展“五五”普法行之有效的做法,为深化我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地要及时向省厅普法办通报工作动态。
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把这次检查验收作为一次推动工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契机,推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并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启动工作做好准备。
附件: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考核指标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一○年四月十五日
附件
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考核指标(100分)
受检单位:(加盖公章) 填表日期:
评估项目
| 分值
| 评分标准
| 自评
| 得分
|
一、组
织领导
18分
| 3分
| 1、有制定单位“五五”普法规划或计划。
| | |
3分
| 2、有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单位“五五”普法工作。
| | |
3分
| 3、年度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总结。
| | |
3分
| 4、有确定分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和具体办事机构,配备有相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备。
| | |
3分
| 5、有普法依法治理办事机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 | |
3分
| 6、领导换届后,能做好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的调整和充实。
| | |
二、法律进机关
18分
| 2分
| 1、有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意见、方案或编入中心组学习计划。
| | |
2分
| 2、党委(党组)中心组每年度安排法律知识学习或法制讲座不少于2次。
| | |
2分
| 3、领导干部联系实际,每年参加集中学法或自学法律时间达40小时。
| | |
2分
| 4、有加强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意见、方案或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工作要求。
| | |
2分
| 5、有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
| | |
2分
| 6、公务员每年参加集中学法或自学法律时间达40小时。
| | |
1分
| 7、有组织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考核或参加上级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或竞赛,并将考试考核成绩作为年度公务员考核的内容。
| | |
2分
| 8、有组织干部参加省厅组织的《城乡规划法》、《物权法》
| | |
3分
| 9、有组织干部参加省厅组织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省燃气管理条例》、《省建筑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以及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培训的(参加两项以上得3分,参加一项得2分,未参加不得分)
| | |
三、法律进企业、进社区10分
| 5分
| 1、有组织系统内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注册执业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的。
| | |
3分
| 2、有开展“法律进工地”活动,通过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形式,逐步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素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 | |
2分
| 3、广泛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
| | |
四、普
法人员
、经费
和载体
建设
14分
| 2分
| 1、有确定单位法制宣传工作的骨干、联络员。
| | |
2分
| 2、有组织法制宣传骨干、联络员培训或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
| | |
3分
| 3、有年度普法经费,并实际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 | |
2分
| 4、有围绕中心工作适时开展或参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 | |
3分
| 5、有利用重大节日或重要法律颁布日组织公益性法制宣传活动。
| | |
2分
| 6、有在报刊、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开展单位或行业法制宣传。
| | |
五、行
业(单位)依法治理
10分
| 2分
| 1、有制定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计划或相关要求。
| | |
2分
| 2、有与国家法律、地方立法相配套的深化行业(单位)依法治理的规范性文件。
| | |
3分
| 3、有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制度或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校务公开等制度。
| | |
3分
| 4、实行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评议考核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或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
| | |
六、信
息调研
7分
| 2分
| 1、有向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简报或信息,并被采用的。
| | |
3分
| 2、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文件、资料齐全,并归档。
| | |
2分
| 3、积极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理论研讨或研究的。
| | |
七、监
督检查
7分
| 2分
| 1、有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 | |
2分
| 2、能及时整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 | |
3分
| 3、有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成效与年度单位行业目标考核结合,作为年度考评工作的内容。
| | |
八、工
作成效
16分
| 4分
| 1、依法行政无重大违法违纪行为。
| | |
4分
| 2、依法治理工作有特色、有成效,没有发生因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而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
| | |
4分
| 3、能及时发现、培养和总结推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典型。
| | |
4分
| 4、普法依法治理整体或单项工作成绩显著,得到上级肯定、好评或表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