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海量数据管理和挖掘。重点研究海量数据存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技术,针对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建立专家模型,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
(二)产业布局
在世博园区率先进行物联网应用示范;在嘉定、浦东等地区建设物联网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展示物联网应用技术和示范工程,集聚本市物联网优势企业,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形成技术创新、应用方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合力;设立“上海物联网中心”,形成高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三)应用示范工程
推进十个方面的应用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探索完善的运作模式,形成长效运作机制,将上海打造成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城市。
1.环境监测。一是环境质量监控,主要是对水源地环境质量、蓝藻的监控和电子防护,对大气空气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的监控;二是移动源监控,主要是对医疗废弃物、探伤机的出入库监控和转运跟踪,以及对机动车交通污染排放的监控;三是结合环保能力建设,完善环境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
2.智能安防。利用现有的电信网等固定网络及互联网,采用RFID、传感器、智能图像分析、网络传输等信息技术,建设具有人口动态实时管理功能的社区智能对讲门禁、社区单元视频拍照记录、家庭安防综合应用系统,并实现门禁管理与公安人口信息平台的对接。
3.智能交通。整合本市以埋地线圈、摄像探头等传感设备获得的交通流量信息,建设交通信息互动发布平台,向社会提供实时交通流量信息和出行建议;应用传感技术对全市停车位进行实时监控,结合实时交通流量信息,提供点到点服务;适时启动根据实时交通流量信息对交通信号机实行自动控制的工程,进一步优化本市交通状况,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4.物流管理。通过RFID技术在多式联运、大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开发面向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发适用于各种物流环境的特种电子标签、物流装备、读写器、中间件、管理系统等产品。
5.楼宇节能管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对楼宇中每个单元的温度、湿度、照明进行实时监控,达到楼宇节能管理的目的。并逐步增加楼宇安防、门禁、电梯管理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功能。
6.智能电网。以远程智能电力终端为突破口,形成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双向信息通信、远程监控、信息存储、负荷分配技术,实现智能电网中的远程读取、双向交互功能,并开展万户以上示范工程建设。以智能电网中的新技术为抓手,推动未来智能电网构架的应用示范,并在世博园区开展智能终端示范工程展示。
7.医疗。采用无线射频技术,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医疗物品进行管理,带动RFID标识装置的研发和产业化。利用无线遥感技术,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功能,带动远程医疗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产业化。采用自动测量和控制技术,实现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目标区域的饮用水质及其变化状况,带动传感器、通信模块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