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精准控制农业。在马陆葡萄园开展综合试点,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土壤微量元素等参数,以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与专家系统进行比对,自动进行通风、滴灌、控温、补光等操作,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试点基础上推广并培育系统集成、传感器和控制设备产业,实现精准农业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
9.世博园区。在世博园区实施电子门票、陆上和水上电子围栏、智能电网等应用项目,将世博园区建设成为物联网技术的集中应用示范区,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其中,电子门票包括高频RFID普通门票和2.4GHz有源RFID手机门票;陆上电子围栏主要采用视频监控、抛物雷达和震动光缆等智能安防技术,水上电子围栏主要采用声纳、红外及可见光等技术,对非法入侵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智能电网项目包括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数字变电站等应用。
10.应用示范区和产业基地。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区,集中展示物联网应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在社区综合应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监控;在居民家庭试点推广家域网,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对家电、照明和家庭安防系统等进行组网,并实现远程控制;对社区居民试行健康监控,通过随身携带的健康监控仪,及时将居民的心率、血压、体温等基本健康数据发馈到社区卫生中心,使社区医生及时掌握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在嘉定、浦东等区县建立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个产业园区,集聚物联网相关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形成技术创新、应用方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合力。
四、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加强全市统筹协调
将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纳入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范畴并加以推进。示范工程牵头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推动相关项目。充分利用已有的部市合作、院市合作机制,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合作与支持。
(二)加强规划引导和前瞻研究
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作用,着手制定《上海物联网产业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年)》;加强物联网前沿技术的研究,重点谋划未来发展;跟踪国际物联网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
加强对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频谱规划工作,制定短距离无线通信发射功率标准,减少电磁干扰和电磁污染。
结合物联网在具体领域的示范应用需要,加快研究制订关键技术和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