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门峡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通知

第二章 保障对象的确定及救助标准

  第六条 凡持有本市农业户口且常住本市农村的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农村低保标准的,均可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获得必要的生活保障。
  第七条 按照“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科学、规范、准确地核定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基本达到应保尽保。
  第八条 农村低保实行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办法。原则上将农村低保对象分为三类:
  一类对象为长期重点保障户。是指主要劳动力伤亡、重病、重残、其他成员无劳动能力等特殊困难家庭。补助标准,1-2人户,每人每月95元;3人户,每人每月70元;4人以上户,每人每月55元;
  二类对象为中长期保障户。是指主要劳动力伤残、患慢性疾病、年龄70周岁以上,且其他成员劳动能力较差,生活状况短期内不会有很大变化的困难家庭;由一方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困难家庭。补助标准,1-2人户,每人每月55元;3人户,每人每月50元;4人以上户,每人每月45元;
  三类对象为短期保障户。是指主要成员有劳动能力,但需要赡养或抚养的人口较多,负担过重的困难家庭。补助标准,1-2人户,每人每月45元;3人户,每人每月40元;4人以上户,每人每月30元。
  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50元,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第九条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中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的人员。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按照《婚姻法》第三章有关规定确定,包括:
  (一)配偶和未成年子女;
  (二)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三)与父母户口所在地相同的未婚子女;
  (四)父母双亡由祖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未成年或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孙子女或外孙子女;
  (五)与父母户口所在地不同,在外地就学的学生;
  (六)民政部门根据规定程序认定的其他成员。
  第十条 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可支配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
  (一)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及其他家庭经营收入;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