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开发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和培训教材。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加快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扩大国家题库的职业覆盖面,满足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需求。利用企业、行业、院校等组织的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自主开发、委托开发、消化吸收引进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发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充实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积极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提高技能鉴定题库自主开发能力和引进水平。积极开展对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企业职工的调查,及时、全面掌握技能培训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发技能培训教材。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规范开发流程,提高教材的开发质量。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适应产业调整、科技进步、个性发展的技能培训教材体系。2010年,全省将开发20本职业技能培训教材,20个职业工种鉴定教材和题库,初步满足劳动者对技能培训鉴定的需求。
(四)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开展企业职工、技工院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人员参加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提高竞赛的技术含量和技能水平。进一步完善《浙江省职业技术竞赛管理办法》,促进省级一、二类技能大赛的健康发展。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对竞赛内容、组织形式、技术管理的研究,使竞赛内容紧贴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技能要求,竞赛形式与企业生产方式相融合,竞赛结果成为培养检验效果的标尺。研究制定技能大赛的中长期规划,发挥大赛对技能发展的引领作用。要大张旗鼓地对各类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进行宣传,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对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成绩突出的人员,可按规定晋升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2010年,全省组织开展一、二类省级技能大赛不少于20个职业(工种)。
三、加快实施劳动者就业能力培训计划的保障措施
(一)认真落实培训计划。加快实施劳动者就业能力培训计划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民生、促发展的有效手段。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开展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培训工作,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劳动者就业能力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落实资金保障。各地人力社保和财政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对劳动者就业能力培训计划的资金支持,从高技能人才专项工作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企业职工教育统筹经费以及国家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等有关项目中筹措必要的资金。省财政也将对劳动者就业能力培训计划给予适当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