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试行)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围绕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分为口语交际、实用文体写作、阅读欣赏三大模块,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理解鉴赏能力,并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传授和素质养成。
  高职语文课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建议采用模块化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特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中,各院校、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专题活动共同计入课时和学分,突出实用,突出语文技能训练,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高职语文课的课外特色活动应从高职的教学目标出发,安排适量的语文技能训练活动,如演讲和辩论比赛、实用文体和美文征文等,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时数建议
  各个院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适当的学期开设高职语文课程。建议基本课时数为54-72课时(工科类院校选修课不少于36课时)。
  (三)课程教材及教学资源的建设
  高职语文课程的教材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建议使用华东师大出版社《高职语文》等适合高等职业院校教学需求的高职类语文教材。山西省高职高专语文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语文课委会”)将在该教材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努力形成纸质出版物、光盘、网络、数字化多媒体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系列教学资源库。
  四、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各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途径,努力使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服务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语文课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实用性、多样性、思想教育性。结合不同院校的特色和专业特点,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探索满足不同类型教学需求的,灵活生动的高职语文教学体系。
  五、高职语文课程的考核要求
  考核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督促学生加强学习的重要方法。各校应积极推行多元化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厅将定期对各高职院校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指导建议,帮助学校规范教学管理。
  六、高职语文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