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好试点,破解难题,科学发展,带动全局。具体试点布局采取条块结合、组团发展的模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连点成片、联片成势。
(一)抓好安宁区、皋兰县2个市级一体化示范县区建设。
(二)抓好永登县中川镇、榆中县夏官营镇2个市级一体化试点小城镇建设;城关区青白石街道、七里河区阿干镇、西固区东川乡、安宁区沙井驿街道、红古区平安镇、永登县秦川镇、榆中县城关镇、皋兰县石洞镇等8个县区级一体化试点小城镇建设。
(三)抓好61个城中村改造和新一轮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建设。
五、主要任务
(一)以城乡规划为先导,构筑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格局
1.制定完善城乡一体的发展规划。坚持“立足长远、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现实可行”的原则,运用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中心带动、全域兰州”的规划理念,以“三个集中”为实施路径,结合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兰州都市经济圈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等,完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做好城乡一体的基础建设、产业体系、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开发等专项规划。积极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乡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做到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调整规划“三规”衔接统一。加强城乡规划的组织领导,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县区、乡镇、村规划管理,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2.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市建设大框架。结合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和规划实施“兰白经济区”的战略要求,以促进提高区域经济开放合作水平和区域资源共享程度为目的,加快“兰北新区”开发建设步伐;以安宁新城区、西固石化城、秦王川地区、榆中盆地、黄河北部移山造地区域为重点,打造城市空间拓展的新区域和以城带乡的战略平台。以中心城区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公路、铁路和河谷川地带为依托,构建沿兰州至白银北向经济带,沿黄河、湟水、大通河西向经济带,沿兰州至定西、天水和平凉东向经济带,沿兰州至河西走廊西北向经济带,沿兰州至临夏、甘南南向经济带,充分发挥以城带乡的纽带作用。
3.积极推进重点小城镇规划建设。围绕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要素支撑平台,坚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力推进20个左右的重点小城镇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各县区要统筹搞好小城镇规划,大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2010年制定出台“三个集中”的指导性文件。
(二)以城乡基础建设为切入点,夯实以城带乡的发展基础
1.统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力度,下决心做好农村水、电、路、气、电视、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完善干线公路网、聚集区和中心村路网,实施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网建设的对接工程,到2010年实现行政村全部通油(水泥)路,到2012年60%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都通上油路和水泥路,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多通道路网、县道公路网、旅游公路网、乡村公路网等“五网”配置合理的交通体系。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力度,今后3年每年解决8-10万人的饮水安全,到2012年全面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尽可能修建集中供水工程,川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全市完成12万户农村危旧房的改造任务。完善城乡一体的供电网络,逐步实现同网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