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月,组织市县级专家进行小麦、油菜、马铃薯高产创建交叉检查及验收评估,开展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活动;组织专家和技术小分队,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水稻、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农作物巡回技术指导和调研。
6月-7月,开展马铃薯收贮技术培训。组织市县级专家进行玉米高产创建交叉检查及验收评估,开展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活动。
7月-8月,组织市县级专家进行水稻高产创建交叉检查及验收评估,开展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活动。
9月,召开我市晚秋暨小春生产观摩及工作会,开展技术培训与咨询,赠送科技书籍、光盘、印发技术明白纸等。
11月,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采取异地集中办班的形式,培训基层农技人员3000人。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1-12月)
总结“百日科技服务行动”的好成效、好经验、好模式,挖掘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层层建立责任制。重庆市农委成立“百日科技服务行动”协调小组,组织重庆市农委有关处室、重庆市农科院、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重庆市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等有关单位,负责总体方案制订、综合协调、政策落实和总结宣传;各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相应的协调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各地要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服务活动。
(二)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推进科研、教学、推广等系统的紧密衔接;推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各级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紧密衔接;推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结合。
(三)确保经费投入
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各方资源和技术力量,加大对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行业科技、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粮油高产创建等已有项目,重点做好科技服务工作;要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表彰奖励等,进一步激励和引导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开展系列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知度,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要充分挖掘、宣传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典型事迹和选进个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