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政发〔2010〕46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黑龙江省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黑龙江省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方案
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是为农业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对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为积极抢抓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机遇和我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市场机遇,迅速提升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将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成一个优势产业,重振黑龙江农机装备产业雄风,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农机装备制造产业现状
我省是农机应用和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最早、基础最好的省份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约翰·迪尔佳木斯公司、哈尔滨东金沃尔科技公司、佳联收获机械公司、北大荒农机公司、勃农兴达机械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大中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整地机械、精密播种机、植保及中耕机械、马铃薯种植收获成套装备、水稻插秧收获成套设备、种子加工处理成套设备、粮食处理及烘干成套设备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拥有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垦科学院等一批与农机装备有关的科研院所和大学。此外,作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我省具备较强的装备研发基础和制造能力,可以为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撑以及广泛的零部件及配套产品,为新形势下我省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奠定了基础。我省现有农机装备制造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12009年实现产值30.2亿元、销售收入28.2亿元、利税3.6亿元、利润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9%、39.4%、102.8%、108%,实现了较快发展。
我省农机装备制造产业产值位居全国第13位,约占全国总量的1.3%。本地制造农机装备占省内市场份额不足20%,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不相适应,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集中表现在:企业规模小,名牌产品少,缺乏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布局分散,园区建设滞后,集聚效应尚未形成;企业产品结构趋同,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激烈的中小农机具较多,动力机械产能不足,大型农机具配套能力较弱;技术装备水平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有待改善;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能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