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构建现代立体口岸开放体系
(五)加快航空口岸客货运发展。大力推进昌北国际机场航空货运枢纽中心和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努力把昌北国际机场建设成为江西民航客运枢纽中心,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集散中心,服务中部地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中心。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申请设立国家对外开放航空口岸。支持和鼓励各航空公司在江西设立分公司。开通和加密对接更多省会城市、沿海城市、重点城市航班。巩固、加密现有国际航线航班,力争开通更多的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
(六)增强水运口岸集聚效应。积极推进九江城西保税港区的报批工作,加快推进九江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进一步提升九江城西港区功能,打通我省烟花爆竹、第七类废物等特殊物品的水路运输通道。推进九江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扩大港口的货源经济腹地。加速推进城西港口岸物流园区和九江口岸214码头扩建工程,把九江港建设成为服务全省,辐射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路货运枢纽中心。
(七)完善铁路口岸作业区功能。充分利用我省铁路货运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口岸作业区。大力发展铁海联运,重点扶持铁海联运精品通道发展,加快实现铁海联运向“五定班列”(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转型。逐步实现铁路口岸作业区就地报关(检)、就地订舱(车、箱、船)、装(拆)箱、结汇、签发提单、出口清关的口岸功能。推进铁路与水路、公路、航空的多式联运、同区作业,进一步降低进出口货物运输成本。
(八)发挥公路运输短途集并作用。积极鼓励我省公路第三方物流发展,充分发挥汽车短途运输的快速集疏运功能,鼓励各地区有条件的汽车运输公司积极参与公路短途集并运输业务,加快进出口货物向我省口岸及作业区的集并。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对向口岸及作业区集并进出口货物的运输车辆,要给予通行便利,快速放行。
四、加大口岸建设力度
(九)加强口岸作业区建设。各地要按照口岸相关建设标准和要求,整合资源、合理布局,规范建设本地口岸作业区。不断完善办公设施和围网、卡口、电子监控等配套设施以及堆场、仓库、装卸设备等基础设施。推进口岸电子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与沿海口岸信息、物流、通关的互通互联。省商务厅要会同省发改委、南昌海关、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全省口岸作业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口岸作业区的设立和管理。
(十)推进口岸物流发展。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强对口岸物流发展的指导。重点培育和发展大型仓储和物流企业,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口岸物流建设。依托14大重点产业集聚区,建立光伏、钢材、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部件、化工、陶瓷等专业物流中心,形成多层次的口岸物流节点体系。发挥南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建设一批保税物流中心。加快推进九江城西保税港区申报建设工作,加快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的拓展,实现区港联动,提升口岸物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