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围绕促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开展徽商银行2009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以保障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安全、合规、有效使用,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实施为目标,对我省对口支援四川松潘县恢复重建项目和资金进行跟踪审计;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提高中小学校舍抗震设防和综合防灾能力、全面消除安全隐患为目标,开展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情况审计调查及全省职业院校发展状况专项审计调查。
三、经济责任审计(15分)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继续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经济责任审计方针,积极探索任前经济责任审计,着力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省本级对铜陵市政府、宿州市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水利厅、省国资委、省司法厅等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及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四、依法行政工作(10分)
在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全国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高依法审计水平,切实做到职权法定、程序合法、行为规范、权责统一,把依法行政、依法审计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推进审计政务公开,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同时,通过开展审计工作,进一步推进市县政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五、省委、省政府交办任务和年度追加事项(10分)
认真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重要督办事项和审计任务,及时办理省政府交办的省人大代表议案和省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加强政风效能建设,强化机关事务管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省外办
一、积极围绕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做好重要外宾、华人华侨和港澳人士的邀请来访和接待工作。(25分)
二、争取促成15个利用外资和外国无偿援助、海外捐赠项目。(20分)
三、积极开辟对外交往渠道,发展1-2对友好交往关系。(10分)
四、贯彻落实中办发〔2009〕12号文件精神,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继续做好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为我省企业、科研院所、文化体育单位因公出国(境)提供优质服务。(15分)
省国资委
一、扎实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30分)
(一)年度目标。认真做好我省与中央企业签订的372个合作发展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建立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工作。
1. 抓紧完善相关手续,促进双方落实项目合同,全面加快项目开工进程。(10分)
2. 继续抓好157个协议项目和138个意向性项目的深入衔接工作,力争一批协议项目和意向项目转化为合同项目,争取新洽谈一批项目。(8分)
3. 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及时了解各市、省属企业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的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合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6分)
4. 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有领导牵头抓总、有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有专项经费予以保障,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长期化、经常化。(6分)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5分)
(一)年度目标。
继续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退位步伐,基本完成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步伐。
(二)主要工作。
1. 进一步深化省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加大引入战略投资者力度,在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及重要子公司层面,面向国际知名和国内行业排头兵,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1-2户战略投资者。研究推进1-2户省属企业整体改制工作。(6分)
2. 稳步推进省属企业重组工作,引导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集中,发展和培育壮大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3分)
3. 加快国有资产从国有外贸专业代理领域的减持,完成省国贸集团公司所属重点外贸企业改制工作。(3分)
4. 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步伐。通过民营化改革、整体出售、引入外部投资、关闭、破产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市县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工作,力争完成80%以上规划内市县中小企业改革任务。(3分)
三、深入推进省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15分)
(一)年度目标。
组织开展省属企业“自主创新深化年”活动,落实“631创新计划”。
(二)主要工作。
1. 结合省属企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突出自主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5分)
2. 制定出台进一步提升省属企业自主创新工作意见,继续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5分)
3. 积极支持省属企业申报国家、省创新试点企业,努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5分)
四、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10分)
(一)年度目标。
以财务监督管理为核心,进一步夯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基础工作,发挥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促进省属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二)主要工作。
1.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5分)
2. 进一步完善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切实加强业绩考核。(5分)
省地税局
一、大力组织地方税收入,完成543.6亿元地方税收入任务,比上年增加58.2亿元,增长12%。(20分)
二、认真做好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征缴率均达到90%。(20分)
三、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企业税务登记率达到99.55%以上,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率达到98.65%以上;企业税款入库率达到99.85%以上,个体工商户税款入库率达到98.65%以上。(10分)
四、认真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积极拓展政策空间,跟进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10分)
五、按照优化纳税服务的要求,积极推广应用网上申报系统,通过网上申报入库的税款占税收总收入的50%以上,降低纳税成本,提高征管效能。(10分)
省广电局
一、认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5628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完成2010年度省一无线覆盖建设任务。(20分)
二、扎实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做好450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和5台放映车的配发工作;完成2835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15分)
三、大力发展新媒体,开辟广播电视宣传新阵地。省电台开播安徽网络电台,省电视台开播安徽网络电视台。(20分)
四、加大精品创作力度,潜心创作一批立意高、具有创新精神、体现时代风貌和徽风皖韵的优秀广播电视作品。省电台、省电视台分别完成3部10集广播剧、10部350集电视剧创作生产任务。(15分)
省体育局
一、完成“148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20分)
二、精心办好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力争取得好成绩。(20分)
三、精心办好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20分)
四、配合省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10分)
省统计局
一、积极开展统计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监测职能,加强对工业、农业、房地产业等监测,力促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5分)
二、认真组织实施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积极开展试点、宣传发动、业务培训、现场登记等工作。(15分)
三、建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月度、季度和年度统计调查制度。研究试验区新兴产业统计认定办法。完善试验区统计监测数据库。(8分)
四、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监测考核办法。继续开展市级经济运行考核和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工作。(8分)
五、完善能源统计体系,严格审核各地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其降低率数据。开展节能降耗统计分析。(8分)
六、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改进统计方法,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8分)
七、积极开展妇女儿童纲要监测。(8分)
省工商局
一、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充分发挥企业登记职能作用,积极服务我省大型、重要项目建设特别是“861”项目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积极服务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14分)
二、积极发展农村经纪人,持证照农村经纪人数较上年增长10%。集中开展3次以上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8分)
三、争取商标申请和注册总量较上年增长20%以上,驰名商标达到18件,较上年增长50%以上。(12分)
四、全面开展股权质押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开展股权出资登记工作,促进投资增长。落实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移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新产业的发展。(13分)
五、加强流通领域重点商品质量监管,加大家电、建材等下乡商品市场整治力度,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10分)
六、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在批发户中全面推广使用“票证通”系统。继续推进“所村挂钩”、“所区挂钩”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工作。(13分)
省新闻出版局
一、把握正确导向,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突出抓好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工作,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出版,出版重点出版物30种。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转发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报刊出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报刊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活动。加强出版物审读工作,组织开展出版物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广告质量等专题、专项审读,审读出版物品种不少于300种,审读出版物字数不少于3000万字。(20分)
二、强化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认真组织实施农家书屋民生工程,完成今年全省3000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建设、使用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中小学教材生产供应协调,确保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任务。(20分)
三、坚持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新闻出版产业科学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社转企改制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我省报刊社转企改制。服务支持省报业、出版、发行三大集团做大做强,积极推进产业扩张。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开发安徽文化资源,新设立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政策导向,推进合肥、芜湖、桐城印刷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印刷产业转移。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北京图书订货会、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徽商大会等平台,组织省内出版发行单位开展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实物贸易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版权贸易,完成订货码洋不少于8000万元,签订版贸合同及意向不少于200项。(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