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的通知

  (三)成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体育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至2008年,我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比同期GDP增长高出6个百分点。2008年,我市体育产业收入73.34亿元,增加值13.83亿元、占全市GDP的0.36%,从业人数36173人。尽管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但在中西部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目前,我市体育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总量规模较小,结构不尽合理,发展速度和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体育服务供给与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亟待得到有效解决:一是发展体育产业的物质基础条件较薄弱,重大体育设施建设滞后,体育基础设施分布不均;二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国有体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民间资本进入体育产业的驱动力不强,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三是体育产业政策不完善,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不够,缺乏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企业和产品品牌;四是体育产业专业性人才不足;五是体育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引进国际优质体育资源的能力不强,缺乏国际间的体育资本运作,与国际体育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按照国际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四川省申办第13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以重大产业项目为依托,以竞赛表演活动为带动,以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为基础,充分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体育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成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与融合,延伸产业链,推动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发展体育产业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服务。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提升城市形象、增添城市活力、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打造“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运动之都、活力之都”,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服务。
  2.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以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为重点,创新发展方式,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体育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引导大众体育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层次商业性体育消费的需求,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3.坚持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成都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差别化竞争,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