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的通知

  4.坚持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围绕体育产业“一核、六区、一圈”的规划布局,整合全市自然、生态、人文和旅游等资源,创新发展机制,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的互通和联动,大力发展运动休闲产业、体育赛事产业和体育旅游产业。
  5.坚持区位特色、产业特色和体制特色“三统一”。区位特色、产业特色、体制特色是成都体育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开发体育产业项目必须坚持与自然生态和谐相统一,与发展壮大全市支柱产业相统一,与扩大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相统一。
  6.坚持整体规划、规范运作、分步实施。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整体规划成都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结构布局和功能布局,分步实施,规范运作,力求规模与质量相统一、速度和效益相统一。
  (三)发展目标。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化体育产业区域中心城市,初步建立起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具有成都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
  1.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年均增长率达到20%。
  2.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1%。
  3.形成以大众健身、竞赛表演、体育旅游为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体育服务业体系。
  4.新创建1-2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1-2家体育企业上市。
  5.积极申办和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项特色体育赛事,培育和打造1-2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赛事,将成都打造成为全国体育赛事中心城市。
  6.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消费支出3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三、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
  (一)发展重点。
  1.体育健身休闲业。大力推进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体育用品销售、场馆组织及管理、体育设施建设等工作,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健身休闲业体系。
  2.体育培训业。充分利用成都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争取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建立一批国家级体育培训基地,同时积极与国际体育机构合作,创办一批国际品牌体育学校,发展高端体育培训业。
  3.体育竞赛表演业。构建以“赛”育“市”,以“市”促“赛”的发展机制。以赛事为龙头,突出赛事经济,通过市场机制,打造3-5项品牌赛事,将体育娱乐市场、体育健身市场、体育产品市场、体育中介市场进行链接,逐步建立以赛事聚集产业要素的体育服务新格局。充分发挥成都丰富的文化、科技、传媒资源优势,推动以体育出版、影视、动漫、网络传媒、电子竞技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文化创意和传媒产业集群发展。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