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10年9月,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
5. 2010年10月,ATP(国际职业网球协会)冠军巡回赛成都公开赛。
五、规划重点项目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环龙门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
2.邛崃南宝山航空运动基地。
3.郫县沙西线沿线体育休闲产业带。
4.青白江“一河两岸”运动休闲长廊。
5.蒲江长秋山山地运动带。
6.锦江、龙泉汽车赛事中心。
7.锦江三圣乡体育休闲旅游片区。
(二)体育赛事表演。
1.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篮球赛。
2.国际高尔夫球名人赛。
3.世界顶级品牌豪车对抗赛。
4.A1(赛车世界杯)赛车赛。
5.环龙门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
6.竞速赛马国际邀请赛。
7.成都马球国际邀请赛。
8.中国城市电子竞技大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应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相关政策措施,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体育产业发展。
(二)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建立健全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体育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国有经营性体育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重大体育赛事和活动市场化运作机制,对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体育赛事和活动,政府原则上不再直接参与具体组织运作。依法实施对体育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盘活国有资产,确保保值增值。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对符合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的体育产品、服务、项目和企业,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给予扶持。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入体育产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做好体育彩票发行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改善销售环境,扩大发行量。
(五)积极落实税收支持政策。对单位和个人从事符合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开发项目的,享受与本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捐赠体育事业,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包括新建场所)建设的捐赠,按有关规定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