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
┣━━━━━━━━┳━━━━━━━━━━━━━━┳━━━━━━━━━━━━━━━━━━━━━━━━━━━━━━━━━━━━━┳━━━━━━━━━━━━━┫
┃(一)加强政府信 ┃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进一步完 ┃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切实落实行政机关政府 ┃ ┃
┃ ┃善,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开性、 ┃信息公开责任。加强市、县、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推行公共企事业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息公开工作 ┃ ┃ ┃政府办公厅。 ┃
┃ ┃透明度进一步增强。 ┃单位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 ┃ ┃
┣━━━━━━━━╋━━━━━━━━━━━━━━╋━━━━━━━━━━━━━━━━━━━━━━━━━━━━━━━━━━━━━╋━━━━━━━━━━━━━┫
┃ ┃ ┃健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听取意见制度,积极推 ┃ ┃
┃(二)完善行政决 ┃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健全专家论证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合法性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策程序 ┃合法性进一步增强。 ┃审查制度,确保行政决策合法、有效。探索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 ┃政府办公厅、省法制办等。 ┃
┃ ┃ ┃价制度和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 ┃
┣━━━━━━━━╋━━━━━━━━━━━━━━╋━━━━━━━━━━━━━━━━━━━━━━━━━━━━━━━━━━━━━╋━━━━━━━━━━━━━┫
┃ ┃ ┃畅通行政效能投诉渠道,进一步健全效能投诉分析、回访、联办及通报机制,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 ┃ ┃初步建立省、市、县三级联网的效能投诉办理系统,继续办好“阳光行动”、“厅 ┃监察厅。 ┃
┃ ┃ ┃长在线”等节目,加大与各类新闻媒体合作力度。 ┃ ┃
┃(三)加强行政投 ┃1.效能投诉按期办结率达到 ┃ ┃ ┃
┃ ┃ ┣━━━━━━━━━━━━━━━━━━━━━━━━━━━━━━━━━━━━━╋━━━━━━━━━━━━━┫
┃诉处理和信访工 ┃95%以上。 ┃ ┃ ┃
┃ ┃2.信访事项办结率达到95% ┃ ┃ ┃
┃作 ┃ ┃健全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制度,建立群众信访诉求沟通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 ┃ ┃
┃ ┃以上。 ┃ ┃ ┃
┃ ┃ ┃查化解机制,探索疑难信访事项联合审核制度,加快推进信访系统信息化建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 ┃ ┃设和“网上信访”工作,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健全信访工作协调 ┃信访局。 ┃
┃ ┃ ┃指导机制。 ┃ ┃
┣━━━━━━━━╋━━━━━━━━━━━━━━╋━━━━━━━━━━━━━━━━━━━━━━━━━━━━━━━━━━━━━╋━━━━━━━━━━━━━┫
┃ ┃ ┃认真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
┃ ┃ ┃健全村干部基本报酬等激励保障机制和村级组织运行保障机制,做好村民委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 ┃ ┃员会选举前期准备工作,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村 ┃民政厅。 ┃
┃ ┃村民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 ┃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 ┃
┃(四)保障和规范 ┃障,自治能力得到进一步增 ┃ ┃ ┃
┃ ┃ ┣━━━━━━━━━━━━━━━━━━━━━━━━━━━━━━━━━━━━━╋━━━━━━━━━━━━━┫
┃村民自治 ┃强,自治功能得到进一步发 ┃ ┃ ┃
┃ ┃挥。 ┃探索村民自治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督制度,试行村规民约备案制度,逐步形 ┃ ┃
┃ ┃ ┃成村民自治活动的纠错机制。建立健全村民权益纠纷的行政调处机制,保障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 ┃ ┃村民在土地承包经营、宅基地分配、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合 ┃民政厅。 ┃
┃ ┃ ┃法权益。 ┃ ┃
┗━━━━━━━━┻━━━━━━━━━━━━━━┻━━━━━━━━━━━━━━━━━━━━━━━━━━━━━━━━━━━━━┻━━━━━━━━━━━━━┛
┏━━━━━━━━━━━━━━━━━━━━━━━━━━━━━━━━━━━━━━━━━━━━━━━━━━━━━━━━━━━━━━━━━━━━━━━━━━━━━━━┓
┃ 五、依法保障公民救济权益 ┃
┣━━━━━━━━━┳━━━━━━━━━━━━━━┳━━━━━━━━━━━━━━━━━━━━━━━━━━━━━━━━━━━━━━━┳━━━━━━━━━━━━━━┫
┃ ┃ ┃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人 ┃
┃ ┃1.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不动产 ┃认真组织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土地、山林、海域等权属争议调解制 ┃力社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 ┃
┃ ┃权属争议、医疗事故赔偿纠 ┃度,加强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等损害赔偿调解工作。 ┃林业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 ┃
┃ ┃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仲裁 ┃ ┃渔业局、省公安厅、省卫生 ┃
┃(一)健全利益协 ┃结案率和行政调处率达到 ┃ ┃厅、省安监局等。 ┃
┃ ┃ ┣━━━━━━━━━━━━━━━━━━━━━━━━━━━━━━━━━━━━━━━╋━━━━━━━━━━━━━━┫
┃调机制 ┃90%以上。 ┃ ┃ ┃
┃ ┃2.人民调解组织全年化解矛 ┃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全省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诉调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 ┃盾纠纷数增幅达到10%以上, ┃ ┃ ┃
┃ ┃调解成功率达到95%。 ┃衔接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土地承包、环境保护、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等矛盾纠 ┃司法厅。 ┃
┃ ┃ ┃纷的调解,强化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 ┃
┣━━━━━━━━━╋━━━━━━━━━━━━━━╋━━━━━━━━━━━━━━━━━━━━━━━━━━━━━━━━━━━━━━━╋━━━━━━━━━━━━━━┫
┃ ┃1.行政复议“案结事了”率达 ┃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研究制定行政复议案件审查规 ┃ ┃
┃(二)加强和改进 ┃到85%。 ┃程,坚持调解优先,完善调解制度,进一步推行行政复议听证制度,深入开展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行政复议 ┃2.行政复议生效决定执行率 ┃行政复议陪议员试点工作,做好行政复议典型案例汇编工作。建立健全行政 ┃法制办、省监察厅、省信访 ┃
┃ ┃ ┃复议与信访、行政监察、行政审判的工作沟通机制。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 ┃局。 ┃
┃ ┃达到95%。 ┃ ┃ ┃
┃ ┃ ┃加强行政复议信息统计等基础性工作。 ┃ ┃
┣━━━━━━━━━╋━━━━━━━━━━━━━━╋━━━━━━━━━━━━━━━━━━━━━━━━━━━━━━━━━━━━━━━╋━━━━━━━━━━━━━━┫
┃ ┃ ┃认真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继续组织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行政诉讼庭 ┃ ┃
┃(三)落实行政应 ┃行政诉讼生效判决和裁定执 ┃审旁听活动,建立行政诉讼生效判决和裁定执行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行政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诉职责 ┃行率达到95%。 ┃败诉案件报告制度,健全司法建议处理反馈机制。支持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 ┃法制办、省监察厅。 ┃
┃ ┃ ┃工作。 ┃ ┃
┣━━━━━━━━━╋━━━━━━━━━━━━━━╋━━━━━━━━━━━━━━━━━━━━━━━━━━━━━━━━━━━━━━━╋━━━━━━━━━━━━━━┫
┃(四)完善行政赔 ┃公民获得行政赔偿、行政补偿 ┃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建立行政赔偿听证、协商与和解制度,进一步完善行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 ┃ ┃政赔偿程序。以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生态保护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探索完善 ┃公安厅、省国土资源厅、省 ┃
┃偿和补偿制度 ┃的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 ┃ ┃
┃ ┃ ┃行政补偿机制。 ┃建设厅、省环保厅等。 ┃
┣━━━━━━━━━╋━━━━━━━━━━━━━━╋━━━━━━━━━━━━━━━━━━━━━━━━━━━━━━━━━━━━━━━╋━━━━━━━━━━━━━━┫
┃ ┃法律援助办案量递增10%以 ┃积极促进法律援助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认真部署开展“法律援助农民工讨 ┃ ┃
┃(五)加强法律援助 ┃ ┃薪”、“扶残助残”、“工伤职工救助”、“法律援助拥军”、“法律援助进监所”等 ┃各市、县(市、区)政府,省 ┃
┃ ┃ ┃ ┃司法厅。 ┃
┃ ┃上,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五大专项行动,加大对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