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09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三)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我市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资源占比更高,受益面更宽,发挥效益更大。一是新增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各地按照“建一所、亮一所、优一所”的要求,不断树立我市优质教育的新标杆。全市新建幼儿园18所,新增省、市优质幼儿园34所,省、市优质幼儿园占比达80%,有效缓解了幼教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完成市实验小学新校主体工程建设,市盲聋学校新校开工建设,全市新建小学20所,新建初中10所,特别是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学校等新城区配套学校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切实履行了保障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政府职责;新增四星级普通高中2所,四星级高中占公办高中比例达60%,率先实现三星级普通高中全覆盖,并100%通过复评;苏州建设交通高职校国家级汽车基地全面建成,7所学校被评为省首批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全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最多的城市。二是整合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创新资源整合方式,在学校办学主体不变,公办性质不变,收费不变的前提下,由虎丘实验学校(公办校)和立达学校(民办初中)组建虎丘-立达合作实验学校,以管理、教师、教研、教材、命题测试互通和两校学生互动的合作途径,满足了群众对教育资源更高层次的需求。打破校际之间、学段之间壁垒,成立“苏州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衔接各学段艺术教育,并通过艺术高中与其他四星级高中课程互通、学分互认等,让艺术高中的学生在接受高水平的艺术教育的同时能接受到更高质量的普高教育,也为普通高中的学生到艺术高中学习艺术提供通道,让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成立高中校学生社团联盟,促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建成长江基地、太湖基地等一批中小学校外活动中心基地,市网上家长学校影响力不断提升,新建常熟、吴中、相城、园区四个分校。三是优化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启动“图书馆建设年”专项工程,加强实验室建设,将教育装备建设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与素质教育的深化紧密结合,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引导学校开齐开足实验课,引导教师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市直属学校实现每位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省一类装备标准比例达10%,省二类装备100%通过复评,我市为全国首次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会提供现场;以职业教育为主,实行资源共享,开放式办学的国际教育园提前一年全面建成并实现属地化管理,9万师生14所院校入驻,全市形成了以国际教育园为龙头,每个县级市都有1~3所高职院校和1~3所主体型、规模型、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新格局,做大了规模,做优了结构、做强了实力,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

  (四)教育现代化活力不断增强。有重点、有特色的发展好各级各类教育。学前教育以开展幼儿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出台《区域幼儿教育现代化评估标准》,以县市(区)为单位,启动农村合格园建设,推进以公办为主、政府投入为主、教育主管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以公益性为导向,高标准、高水平发展学前教育。张家港、常熟、昆山、吴江、太仓、吴中、相城等地公办园比例均超过60%。义务教育以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全面启动小班化进程,推进“以县为主、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扩大热点高中指标生分配比例,并不再设置底线,首次将降低择校生比例列入政府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将化解择校问题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为各地各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我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多样化教育的需要,全省首个依托普通高中创办的省艺术特色高级中学落户苏州市第六中学,我市首个多语种教学实验高级中学在市三中挂牌,今年首开日语班,西安交通大学少年预科班在苏州中学开班,实现高中、本科、研究生连读,积极探索超常生培养的新模式。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出台《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制订《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全市10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点、5所课改实验学校通过验收,成功举办江苏省首届创业教育论坛,建立经教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力度,完成28家培训基地认定工作,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得到提升。教育部组织中央媒体集体采访,全方位报道了我市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高等教育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开展平安校园创建与考核工作,切实维护在苏高校的安全与稳定。11所在苏高校被评为2009年度省“平安校园”。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科技园签约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创新型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社会教育坚持一手抓老年大学现代化建设,一手抓各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进一步理顺了老年大学管理体制,各县级市区均建设一所现代化的老年大学,常熟市、吴江市、金阊区、相城区、高新区已达到现代化建设标准;开展市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创建,张家港、平江区成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成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我市率先实现了省级以上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社区培训学院的全覆盖。自学考试全年学历和非学历考试规模达5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在省综合考评中位居全省第一。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